杞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在县城南12公里邢口村,因建虎形土丘之上而得名。始建失考,毁于明代。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有山门、大殿及东西廊房。民国年间冯玉祥驻豫时拆毁,建国后重修,“文革”中又遭破坏。现仅存中殿、山门,占地1亩。民国15年秋,中共党员张海峰、何心榕集结部分农民自卫团于此,星夜奔袭设于睢县姬房李村的北洋军阀吴佩孚部招兵处,生俘敌首,缴获部分武器,粉碎了北洋军阀破坏农民运动阴谋。
196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乡大李庄村。1944年(民国33年)8月15日,中共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将杞南办事处改组为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该村李家大院。现大院已毁,旧址尚存。
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建于杞县竹林乡庄林村老党寨上得名,又因由水东地区抗日军民共建,收葬水东地区抗日烈士而称水东烈士陵园。民国34年3月至7月7日建纪念亭及抗日烈士彭雪枫、吉鸿昌、韩达生、唐克威、马庆华等人纪念碑,安葬抗日烈士忠骨150具。同年12月5日国民党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和太康县郭馨波部扒墓鞭尸,毁碑炸亭,陵园惨遭破坏,该部撤离后,当地群众拾骨重为掩葬。1987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示于县城西关另建水东烈士新陵。1989年竹林乡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重修墓葬,树碑建亭,岁时祭扫如前。
在杞县城东北13公里西寨村西北,今称西寨烈士墓。为民国33年7月4日在攻克日伪杨城据点中牺牲的中共冀鲁豫军区“南下大队”18烈士兴墓。因该部属八路军系列,故群众称之为八路坟。其后又有一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葬此,坟地不断扩大。现有墓冢50个,占地14亩,墓区植杨树15行、柏树10行。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建,位于县城南17公里傅集村北106国道(杞太段)西侧。有烈士亭2座。一为六角亭,内树三棱形碑,碑文综述了300余名傅集籍及在此工作过的外籍烈士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事迹;一为壁碑亭,树有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曹鼎新、段家让、马庆华、何复顺、郭杰、靳素芬6烈士纪念碑6幢。
1986年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村板木中学南侧,1967年1月修建。碑亭呈壁碑型,阳面镶碑5幢,中间一幢刻有板木籍(含今板木、宗店两乡)183名烈士名单;左右各两幢,分别记述魏洪科、吴金科、马守训、史绍林4烈士的英雄事迹。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县城隍庙内,落成于1954年2月。亭基六角形,周长20米,高1米许,南北两面各修石阶3级,上筑六角形亭,高8米。亭中央竖纪念碑一座,高3米,三棱形,上端3面各嵌五角红星,正面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倪祥明烈士纪念碑”,另两面刻烈士事迹和修建单位名称。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迁水东烈士陵园。
在县城南30公里东武旗村。民国27年中共水东军区创办军区医院于此,借用民房40间,为伤病员和群众治病并附设抗日干部子弟学校。医院最盛时医护人员多达40余人。1944年3月日伪军进犯该村,医院搬迁。现医院旧址仅存旧房2所,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三台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
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庙会。每年仲春二月。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期间每天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圣,最多时一天可达40万人,这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会”...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 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 、踢毽子、荡...
八宝亭是宝应最大的文化地标,如同虎丘之于苏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每个在宝应的人,不去八宝亭看一看,着实遗憾。今天大家去的最多的八宝亭,是纵棹园内的八宝亭,修建于1983年,已然是一座园林景观。而历史...
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说饮食文化,可见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食礼便是表现饮食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常识,你可以不去遵守,但是不要忘了,不然会使当地人感到不愉快。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
在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几乎无一不是以“吃”为主题的。地处渭北的澄城也不例外。特别是一进入腊月,各种各样以节日为名义的炊烟飘荡在古徵大地,把城乡的年味熏染得一日浓似一日。第一个节日便是“五豆节”,即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