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生意日趋红火
喀布尔市中心街道两旁,不难看到风筝店。
50多岁的扎曼在喀布尔经营一家风筝店。他说,他说现在生意越来越火了。有时忙得不可开交。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他作为一个风筝制作人,变成了大忙人。扎曼说:“我曾有相当数量的存货,因禁令而卖不出去,而现在却供不应求了。我做完一个,就有人来买。”他的生意在过去几年已经增长了100多倍。他的店就在大街旁,每每路过,总能看见他坐在店前在用小刀削竹片。他说,旺盛的需求和订单迫使他经常干通宵。
努尔阿加是喀布尔有名气的风筝制作人。他是家里第四代风筝制作人,现在每天在泥墙小屋里制作40多个风筝,院里里放着各式风筝。《追风筝的人》电影中的4个小演员在他的店里培训了两个月,并为电影制作了500多个风筝。并被邀请作为风筝顾问随电影摄制人员到中国拍摄现场。53岁的他有两个妻子,11个孩子。他自己从8岁就开始制作风筝和斗风筝。他30岁的大老婆负责做胶汁,16岁的二老婆帮助贴标签等。他现在正努力培养13岁的儿子,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和爱好。
努尔阿加父亲曾被称为喀布尔优秀斗风筝手,被戏称为“天蝎”,阿富汗总理都曾输过他。这也成为他的品牌。他做好风筝后,他老婆就在风筝上印下“努尔阿加天蝎之子”字样,作为品牌标志。
据努尔介绍,风筝是约900年前从中国传入。阿富汗现有约3000个风筝作坊,但没有人能赢过他。他的风筝总能卖出好价钱,别人卖30阿尼,他就能卖50阿尼。他特别夸耀他的胶汁,据他说有五种成份,其中有小麦,其他几种他一直保密,担心别人窃取他的商业机密。
喀布尔的阿齐兹说,他经营的店过去是卖文具的,生意不太好。去年开始做风筝生意,每天能卖个20到40美元。他改做风筝生意时,投入80万阿尼(1美元=50阿尼),只花几个星期就挣回来了。
一般风筝售价在2000阿尼(50阿尼1美元)左右,也就杂志那么大,适用于初学者,10万阿尼左右的风筝要大一些,多用于有经验的人。
阿富汗人玩的风筝大小不一,小的只有10-12英寸的直径,大的如人形。多用薄纸和竹签做成,具有弹性。阿富汗人太多关注风筝线,下工夫甚至比风筝本身还多,因为它决定斗风筝人的成败。线轴也很重要,它决定着放线的速度。线轴通常是木制。
传统上,阿富汗人是自己在家做风筝,但周边国家如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等的尼龙线及其相关制作工具涌进阿市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阿风筝制作工艺。不过,阿富汗风筝虽多属本地工艺制作,但风筝工业仍不算发达,许多东西仍靠进口。虽然人们那么喜欢斗风筝,但尚未风筝协会一类的组织,也没有全国性比赛。
根据阿富汗作家侯赛尼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电影《追风筝的人》本月14日开始在美国上演,媒体认为,这一电影的放映将进一步宣传阿富汗的风筝文化。据报道,一些看过侯赛尼书和同名电影的美国人,也开始对风筝感兴趣了,海滩上经常可以看到放风筝的美国人。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三台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
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庙会。每年仲春二月。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期间每天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圣,最多时一天可达40万人,这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会”...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 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 、踢毽子、荡...
八宝亭是宝应最大的文化地标,如同虎丘之于苏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每个在宝应的人,不去八宝亭看一看,着实遗憾。今天大家去的最多的八宝亭,是纵棹园内的八宝亭,修建于1983年,已然是一座园林景观。而历史...
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说饮食文化,可见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食礼便是表现饮食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常识,你可以不去遵守,但是不要忘了,不然会使当地人感到不愉快。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
在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几乎无一不是以“吃”为主题的。地处渭北的澄城也不例外。特别是一进入腊月,各种各样以节日为名义的炊烟飘荡在古徵大地,把城乡的年味熏染得一日浓似一日。第一个节日便是“五豆节”,即腊月...
儿时,我的家乡霍岳一带,妇女们常常喜欢在端午节缝制布猴。每到这天,小孩子胸前都佩戴着五彩的布猴饰品,一个个风光招摇地走出来,或吃着粽子,或舞着艾条;新女婿则提篮打扇给未过门的新媳妇送端午礼来了。端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