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人们讲:早些年间,黄龙塔下有座大庙。香火繁盛,方圆几百里没有不知道的。可这大庙咋又没了呢?你得听我慢慢讲:
那是一千多年前了,农安县城当时叫黄龙府,没现在这么大,紧靠伊通河西岸。当时这个河,也不叫伊通河,叫易屯河。
原来,农安这地儿都是老鞑子占着,他们多是养牲口、打猎的。汉人不多,大半都是开荒种地,心眼活泛的也往关里捣腾点儿山货、皮毛、牲口啥的。城西门外就住着这么个人,人们都叫他荆先生,开过塾馆,家道殷实。他就常往来关里关外,捣腾些参茸、骡马。
有这么一年,荆先生又链了二十几匹黄龙府地方出的名马,过了山海关,一路南下,走到雄州地界,不防被一伙山贼把马匹和盘缠劫了。急火功心,晕倒在路边,正好一个和尚路过,便把他救到庙里。荆先生在庙里养了一阵,还是病病歪歪,身子拿不成个儿。他心灰意冷,走投无路下,便落发出了家,取法号慧通。谁知这一出家,荆先生的病反倒好了。从此,他便广结善缘,诚心修炼,几年功夫,慧通就成了庙里德业高深的和尚。
慧通一心向佛,总想回黄龙府弘传佛法。这年他用化来的香火资捐了两尊金佛,带回关东来了。回到家里他把田产、房舍都典卖了,把所有的钱财分成两份,一份给家人维持生活,一份他拿着在黄龙府西门外起了一座大庙,把两尊金佛供在正殿。开始宣扬佛法,教人向善,为一方百姓造福,香火也越来越旺。方圆百十里的百姓都来上香、赶庙会。常有祈福免灾的,把庙里的两尊金佛真身向四方传扬,这座寺庙也就愈发声名远播了。
话说几十年过去,当时是辽圣宗年间,全国上下都信佛,皇上听说黄龙府有座庙,香火鼎盛,住持慧通是位有道高僧,便一纸诏书把慧通宣到皇宫,宣讲佛法。当时慧通已经八十多岁,却红光满面,须眉洁白,法相庄严。皇上见了大喜,命速建法坛,请高僧开坛讲法。慧通在上京讲法一个多月。最后皇上亲题"黄龙寺"大匾,派朝里主管佛事的官,带着万两白银,随慧通来黄龙府扩建大庙。当时钦差征地百亩,扩修佛殿,又在庙里择高地修起了一座十三层佛塔,在塔要封顶时,慧通把二代大弟子广缘找来传了衣钵,并密嘱一事,当晚便圆寂了。
自此御赐黄龙寺香火就更盛了。
话说辽朝末年,连年征战不断,黄龙府也频换主人,常有族部揭竿而起,攻城掠地,有这么一股蒙古草原边儿的寇盗流窜到黄龙府地界儿,打家劫舍,谋财害命。也不知怎么就打听到,黄龙寺有两尊金身真佛,价值连城。便趁着一天傍晚前后,打进黄龙寺,把庙里翻了个底朝上也没找到两尊金佛,大殿供着的只是涂了金粉的泥胎。强盗把一群和尚都赶在大殿里,逼问金佛下落,可是谁也说不清,当时的住持是了凡老和尚,也是位有道高僧,口称传到他这里,住寺僧已经一十二代,寺里佛身从来也没动过,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最后众强盗没法,把其余和尚都撵出大庙,只留下了凡老和尚严加拷问,想找出金佛。强盗一伙人留在庙里掘地三尺,找寻金佛,把庙里的大小菩萨都捣碎了,可就是没见金佛的影儿。
这一天,黄龙寺来了一个行脚僧,背着个大褡裢,跟强盗说想在寺里住下,哪知不由分说,便被众强盗抢了个精光,然后又把他关了起来。
强盗发现行脚僧褡裢里有一匹赤金火龙驹,纯金打造,高有尺许,通身火碳样红,金光闪闪。强盗们越看越高兴。
行脚僧被关进后院柴房,看房里还吊着个老和尚,赶忙把老和尚救下,从后门逃出寺来。
再说庙里那伙强盗,得了火龙驹排宴庆贺,杀猪宰鸡,狂喝乱饮,一个个正醉醺醺呼三喝四,忽然那火龙驹口吐烈火,无论什么沾上就着。众强盗四面逃跑,可山门紧闭,怎么也打不开,最后都活活烧死了。
那了凡和尚被行脚僧救出,昏昏沉沉倚在一土坎下歇息,忽听得身后大庙方向一片声地狂喊,忙挣扎起来看,只见大庙着起冲天大火,赶忙磕磕绊绊地往回跑,跑到庙前已是一片火海。
等到第二天早晨,老和尚见眼前一片残砖断瓦,冒着缕缕白烟。他扑跪在地,号啕起来。这黄龙寺先师传下已经十二代,一朝毁在他手里,怎能不痛心疾首。哭着、哭着,老和尚在烟雾迷漫中看见巍巍塔影,辉映祥光,矗在那里,他赶忙扑到塔前,看见百亩大寺的瓦砾堆中,青砖佛塔,半砖块瓦无损,心中豁然一亮,忙合什一揖下去,口中涌出:南无阿弥陀佛!
原来,在修塔时留有一暗室,慧通圆寂前便交待二代住持广缘把两尊金佛移在塔中,后来就只有住持知道这一秘密了。到此时,老和尚转悲为喜,心生顿悟。
后来,兵荒马乱,再无人重起大庙,只有老和尚在塔下盖起一间小茅屋,晨昏与宝塔为伴,整天敲着木鱼,诵着禅经。再后来,老和尚年过百岁,不知所终。
这就是盛及一时的百亩大庙黄龙寺被毁的一段故事,也是黄龙塔的来历。到现在,一早一晚清静时,有缘人在塔边还能听见木鱼声,雨天乍晴的时候还能看到祥光罩塔呢。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
玫瑰营镇天主教堂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玫瑰营镇。始建于1899年。1900年和1907年两次扩建。据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比利时帝国从法国人手中获取了在内蒙古各地传教的特权,于1874年在这里设...
藏族,这个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古老民族,生性豪爽,能歌善舞,同时也十分注重礼节仪式,无论在物质、精神或者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例如在藏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会举办成人礼,男女各不相同,但更...
十大日常“破财”行为1、不义之财,不可碰!正人君子,不吃喝嫖赌,不杀人放火,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正气做人,正意做事,那么就一定会集正气财运于一身。2、祖宗家产,不可败!祖上家私,乃财运之根本,活人不花死...
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又叫“龙头节”,民间叫做“龙抬头”。这个时令正交“惊蛰”节气,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来活动。这天,昆山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将新年留下来的年糕用油煎,以油气来熏床,驱赶越...
莆仙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莆田人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对其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经过代代相传,莆田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文化。莆田人是从冬至的前一夜就开始过节,凡外...
相传,赤水街在清末以前,建了烧,烧了建,再建再烧,劫不绝,烧不灭。商民们的苦难一言难尽。清朝末外地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赤水街南面的双髻山形如火,赤水街必常遭火灾。丙午山高陡,凶多而财源小,必须做好风水...
贞丰布依人的禁忌主要有农事禁忌:撤秧时节忌放风笨,伯秧子长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结插于田地中,可免庄稼受秋风;秋收季节,忌坐门砍,以免阻碍纸马驮谷进屋开春第一次春雷,吃"档雷把",可免雷击。节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