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武则天当了皇帝,上官婉儿做事儿变得更加小心谨慎起来。但,尽管婉儿如履薄冰,却还是险象环生。
那时候,武则天有个男宠叫张昌宗。上官婉儿长相秀美,又很年轻,张昌宗就起了坏心思。偶尔趁着武则天不在,轻佻的张昌宗就会戏谑婉儿。
有一次,张昌宗又无端起事,恰巧被武则天撞见了。武则天当场大怒,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杀了婉儿。
好在武则天毕竟不是普通女人,冷静下来后,一番利弊权衡:杀了上官婉儿等于自断臂膀。
所以,她又一次赦免了上官婉儿。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武则天下令黥面,以示惩处。
上官婉儿的额头上,留下了难看的印痕。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遮盖丑陋的伤疤,便在疤痕处花了一朵梅花,没想到因祸得福,这样的装扮让她看上去更加妩媚动人了。
宫女们发现后,竞相效仿,后来还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花型,让红美妆很是风靡了一段时间。
劫后余生,上官婉儿也改变了许多,从此后她变得更懂得如何在权利的夹缝中生存,也更加会讨武则天的欢心,权谋计策、政治才干也更加成熟。
渐渐地,上官婉儿手中权势越来越大,终于成了权倾朝野的女宰相。
多年在权势中沉浮,上官婉儿成为了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人。聪明的女人,从不会手忙脚乱,因为她总会提前考虑事情。
上官婉儿深知,至高无上的权利,才是唯一能庇佑自己的。但是武则天年纪大了,手中的权利也不再牢固。而且因为武则天式微,李唐复位复位的呼声渐渐大了起来。婉儿也悄悄和前太子李显走到了一起。
公元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上位了。上官婉儿因为提前转舵,站对了队伍,所以在这次的权势更替中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权势更上一层楼。
这一年,已经41岁的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母亲郑氏也被封为沛国夫人,上官仪父子也恢复了名誉,上官家族在几十年后终于以为一个女子得以沉冤昭雪。
多年夙愿一朝达成,而且也比武则天时期更得皇帝信任,手中权势更大,这时候的上官婉儿是春风得意的。
似乎想要的都有了,上官婉儿选择了放纵。
每日里品评诗文、选拔人才,甚至借着倡导文学之由,她得了皇帝的允许,在宫外筑府办公。白天回宫中上班,晚上回宫外开文学沙龙,诗酒唱和,日子过得逍遥快活。
这段时光,是上官婉儿一生中最放纵,但也是最志得意满,逍遥快乐的日子。
本意不愿再操纵权势,但人在权利中心,身不由己。为了在新势力中站稳脚跟,上官婉儿把武三思推荐给了韦后。武三思靠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一时权倾朝野,却也惹来了太子李重俊的不满。
公元前707年,李重俊起兵,诛杀了武三思及其党羽,并派人捉拿上官婉儿。情急之下,上官婉儿逃到了韦后宫中,谎称李重俊要杀帝后,凭着一条妙舌,取得了帝后信任。随后,上官婉儿设计劝降叛军,太子李重俊被杀。
上官婉儿又一次站在权利的中心。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公关710年,唐中宗李显暴毙。上官婉儿怀疑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了他,隐隐担忧中。这一次,上官婉儿站队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拥护李姓王朝的,并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这个诏书可以平衡各方势力,达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为了谋求平衡,上官婉儿保留了韦后了解朝廷的权利,可惜韦后一方并不领情,他们大肆扩张势力,所作所为让婉儿忧心忡忡。
然而,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却知道韦皇后打算效仿武则天,于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李隆基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但李隆基依旧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上官婉儿的一生就此结束了。
最后她其实还是选择对了,不愧于才女的智慧,但是有时候太过于聪明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相比机变,人们更喜欢忠诚。李隆基忌惮她的影响力,忌惮她跟太平公主一起形成难以抗拒的势力——事实上,后来太平公主果然权倾朝野,对李隆基造成极大威胁,如果那时候有上官婉儿献策,太平公主不一定失败。
所以,上官婉儿还是香消玉殒了,她死在了李隆基刀下,年仅46岁。
一代奇女子,就这样盛开生命如烟花般灿烂,却也如烟花般快速消逝,在那段斑斓的历史中绽放了夺目的光彩后迅速落幕了。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