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侯旧称“白堠”,民国以后改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百侯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东部,是距县城最近的一个镇,仅11公里,省道茶上线贯穿其中。全镇总面积94.2平方公里,有山地7038公顷,耕地面积785公顷。下辖14个行政村(分别为:侯南村、侯北村、新乐村、曹鲇村、软桥村、旧寨里村、帽山村、曲滩村、横乾村、东山村、南山村、苏姑坪村、武塘村、白罗村),285 个村民小组,人口30290人(2008年统计数据),非农业人口3596人(2008年统计数据)。
百侯镇是“华侨之乡”。据统计,全镇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有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北美、澳洲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镇内“三胞”亲属就达1.4万多人,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
百侯镇是“干部之乡”。百侯籍的人才遍布全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尤以教育界、政界、商界更为突出。杨兰史、杨应彬、刘兆伦、肖月华、杨永松、杨英耀、肖如川等均为百侯人。
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古往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有“侯山十二景”、“马寺晨钟”、“古榕阴下”、“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景点,素有“文化之乡”。
201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目前梅州市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百侯古称“白侯”,其名最早可见于蔡仙人古圳之摩崖石刻“余甲申年四十有二,因开凿此圳,谬言四句:白侯洞里号神仙,一带江山几百年。……下署:开禧元年乙丑仲春,开山钱公超记”。刻石人钱公超生于甲申年即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立石时42岁。即开禧元年(1205年),“洞”为南宋时期居民组织。明永乐元年(1403),皇帝朱棣令解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其《湖·潮州府总图》载“白侯”为潮州府所辖。
另,2007年3月,笔者几人亲到软桥村张田坑考古,发现一明万历丁亥年(1587)的古墓,该墓用糯米灰捣制而成,总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坚固。墓碑为花岗岩石,高1.2米,碑正上方刻“白侯”两字。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白侯为姓氏。
出自芈姓(古音读作miē),颛顼帝(zhuān xū)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相传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740年,荆王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宋、明时期分布于今河北、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的一些地方。白姓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由上可见,“白侯”最初源于因姓而命名的地名。这可能与历朝移民有关系,一方面许多姓氏由地名而来,另一方面姓氏名又被用来做了地名,这是小农经济生产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明嘉靖至康乾年间的《大埔县志》(摄制本),“侯”字被改作“堠”字。堠乃封建时代用以抵御外侵所置的防卫设施。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宋嗣京编《埔阳志》刻本(摄制本)之“地纪”对白堠辖置作如下记载:“白堠社;车头方圳头方窟背方西山下下村方坪头方曲滩方南阳方溪背坪九龙亭(溪南);石边上梅树滩鱼梁坪张田坑五斗背凹头方田心方山蜜赤竹(溪北);又旧寨村松柏坑乌石坑师姑坪石镬村(白堠);原分为溪南社溪北社并白堠社为三社,今并为一社”。“侯”改“堠”音虽同但原义尽失。
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杨之徐倡将“白堠”的“白”字头上加一横成“百”字,又把“堠”字的“土”旁弃之仍为“侯”字,意在“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民国《大埔县志》)。(侯:古代爵位的第二等,至清代仍沿用。《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五等”)自此起在清代中末年部分乡民遂喊白堠为百侯,并趋于稳定,至民国大埔辖置也就改百侯名人志。
地名的音、形、义三要素中,音与形承担着地名的交往功能,体现其现实的使用价值。“义”则蕴藏着该地理实体命名时所具有的各种人文地理特征,体现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潜在价值,是地名的灵魂。因此,在现实应用上,我们要把义的继承和发扬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百侯地名由宋末的“白堠”这一简单的姓氏地名演化至清中末期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的“百侯”,从中可看到先祖对我们这片土地的期望,是百侯镇宝贵的地名遗产。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