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内的一个景点,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2号,与青岛市区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相连,并直接伸入海中400多米,当海轮驶入青岛港时,首先应如眼帘的便是这座青岛的标志——栈桥。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游人漫步于栈桥海滨,可见青岛新月型的城市轮廓,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
所谓“长虹远引”、“飞阁回澜”即出于此。远处,小青岛上白色的灯塔亭亭玉立。东侧和北侧,红瓦绿树交相辉映,各式建筑参差错落的分布在海岬坡地之上。
西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紧靠海岸拔地而起,壮丽恢宏。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岗岩垒砌,高出水面10余米。涨潮时,惊涛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来无数游人观看;
潮退后,赭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海滩上满是赶海拾贝的游人。
每逢风平浪静之时,成千上万只海鸥自由地翱翔,使美丽的青岛湾充满了勃勃生机。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建成之时,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桥长只有200米,后在1897年,德国借机侵占青岛后,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桥身延长到350米,到了1931年,青岛港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对栈桥进行了重建,桥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水泥铺面,将桥身延长至440米,栈桥的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
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亭子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八角形,以金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亭内有螺旋形楼梯可供游人登高远眺,感触天海一色,海心空明之感。
之后,在1984年、1998年青岛市政府对栈桥进行了全面整修,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之上,入口处铺砌花岗岩台阶,桥面以彩砖铺砌,使桥体更加坚固美观,桥面宽敞。
漫步栈桥之上,可尽收青岛湾的如画美景,簇簇雪白浪花、点点赤色礁岩,红瓦绿树点缀于海港之滨,飞阁回澜安坐于碧波之上,百年沧桑,终现生机勃勃。
回澜阁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中国仿古典风格建筑,也是青岛为数不多的中国特色建筑之一。之所以在青岛这样一个充满欧洲建筑风格的地域出现如此中国化的景观,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时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据介绍,青岛自被德国占领之后,实际上一直处在被外国人或者北洋军阀、清朝遗老的控制之下,直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才正式接管青岛。当时,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看到青岛这样一个中国城市,竟然遍地是欧洲殖民者的别墅,却没有多少中国特色的建筑,百感交集,不禁萌生了在青岛修建中国式建筑的想法。20世纪30年代,在沈鸿烈的主持下,青岛陆续修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其中包括水族馆,鲁迅公园牌坊,还有就是栈桥上的回澜阁。
与栈桥在一条南北直线上的这条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岛市一条老商业街,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占领青岛后,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1899年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
原名青岛,位于胶州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面积仅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灯塔曾作为航标使用。早年城市没有霓虹的时候,在回澜阁上,凝目于小青岛白色灯塔嫣红的光芒,不觉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著名作家郑振铎称“琴屿飘灯”一景的妙处在:“海面上时明时暗的红灯,如同乘舟于海上。”在小青岛回过头来拍摄青岛老城区,是一个绝佳去处。每逢台风、风暴潮,小青岛堤坝会激起壮观的浪花。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习俗。1、赛龙舟习...
元明以来,宫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宫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满天下,流传至今。不过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宫廷菜,主要还是以清朝宫廷菜为主。中国宫廷十大名菜,有御用佛跳墙、黄焖鱼翅、雍亲王府烧鹿筋、爆炒凤舌、...
主要习俗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每逢节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体的、有个人的、家庭的。形式很多。他们用的床单、枕套、帽子、衣服等都有绣花,一般都很精美,...
扶乩(fú jī),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
印度,女人没金鼻钉不出门印度政府近日计划发行“纸金”,也就是让老百姓认购银行里储备的黄金。虽然购买“纸金”并不意味着能将实物黄金拿到手,但印度人还是趋之若骛,充分体现了他们对黄金的喜爱和信赖。金饰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