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一个曾经令很多中国家庭倍感骄傲和荣耀的称号,伴随了中国人上千年的社会文化现象,如今已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变得既似曾相识又恍如隔世,在模糊中和我们渐行渐远而去。
堂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学科涉猎之广,与姓氏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地理学、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地方志等多学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密切相关。堂号,既是对历史上某一姓氏中的某一家族的文化定位和精神呈现,也是对历史上某一时代社会形态的深层反映;既是中国人姓氏源流脉络的渊薮,又是诠释姓氏文化内涵的百科全书。
堂号是中国几千年宗法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团结宗族及整合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堂号源于姓氏文化的发展,而姓氏之于中华,可谓人人与之密切关联,户户与之息息相通,代代与之世袭相承。在姓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堂号这一分族别宗的独特标志。如果把姓氏作为人们血缘关系中的抽象分类,那么堂号则体现出血缘关系中的亲疏远近,且更展现出姓氏之中的明显文化印迹特征。
简单地说,堂号就是一个家族的另一个更富精神和文化色彩的称号,是姓氏或本宗支脉的身份标志。在传统社会中,堂号代表着姓氏的群体,广泛用于普通民众,无贵贱等级之别,只要同姓同宗,就可以将堂号书写悬挂于该悬挂的部位。每个姓氏、每个家族、每个宗族都有着各自的堂号。比如唐代权臣李林甫府邸所取的“却月堂”,大诗人杜牧所取的“碧澜堂”,裴度所取的“绿野堂”等大多成为了该姓氏族人的代表性堂号。
堂号可谓是传统社会里每个中国人追根溯源、问祖寻根,不可不熟稔于心的血缘观念。虽然在当代社会中堂号已被人们弃之不用,但我们仍可看到堂号文脉的雪泥鸿爪。比如今天大家都熟悉的“九牧卫浴”的品牌产品即为林氏“九牧堂”后裔所创,赫赫有名的北京药业“同仁堂”“永安堂”等都曾是作为其家族姓氏的堂号。需要说明的是,堂号是一种特指,不能将其与以往文人墨客所使用的室名斋号、商贾所用商业铺面的字号及民居宅中的厅堂名号混为一谈。
曾几何时,彰显着姓氏辉煌和荣光的堂号,由盛而衰繁华不再。随着农耕文明的瓦解,宗法社会的隐退,传承久远的堂号已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远离人们的视线,一个个满载姓氏文化诸多隐秘的堂号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叶叶小舟悄然无声地沉入史海,不禁令人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传承中的一件憾事。堂号在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凝聚了深厚的文明储量。在每一个家族的堂号中,都折射出本家族的起源史、发展史、迁徙史,在每一个姓氏的堂号里都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基因,记述着一个个神奇的传说和迷人的故事,彪炳着先祖的功业,彰显着先人的美德,凸显着文化的品格。
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文化的根性。理应为每个家族所熟知,更应为整个民族所记忆。及至今天,堂号仍然对于我们的寻根问祖、缅怀祖先、激励后人、联络亲人等铸就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堂号作为一种传承了千年的民间家族文化传统,虽然已经淡出了当代人的社会生活。但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应漠视、忘记本族先祖们曾经的堂号。一个回望过去对自己的来路一脸茫然的人很难有一个前程似锦的未来。因此,在奔流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打捞出那些带着辉煌与荣誉的堂号,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代以来,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灵上都会有过自己文化的失落感。因为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曾被时代发展的车轮碾压得七零八落甚至连根拔起。今天,当我们的社会已经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文化自信之时,我们不应忘记,堂号在我们的历史上曾经如此迷人灿烂。我们应该记住它、了解它,让堂号里的文化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成为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作者:罗杨)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
云南千年菩提树长出“佛手”,深抓岩壁,当地人:凤凰变的!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颗非常传奇的凤凰菩提树,如果单独是说一棵菩提树的话,可能并不是多么稀奇,但是这棵菩提树却长在万丈悬崖边上,而且还在这里生活...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