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汉代经丝绸之路及海路由印度传入中国。佛塔随佛教而来有寺院就有佛塔,佛塔是专门用来供奉佛舍利、佛像、佛经、高僧遗体等高耸型点式建筑。佛舍利指佛祖释迦牟尼或修行圆满的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佛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按结构和造型佛塔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而密檐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
甘肃省庆阳市境内现发现十一大古塔:政平凝寿寺砖塔(五代 楼阁式);塔儿庄砖塔(五代 楼阁式);环县砖塔(宋 楼阁式);东华池砖塔(宋 楼阁式);湘乐砖塔(宋 楼阁式);肖金砖塔(宋 楼阁式);塔儿湾石造像塔(宋 密檐式);白马石造像塔(宋 密檐式);脚扎川石造像塔(宋 密檐式);双塔寺石造像塔(宋 密檐式);塔儿洼石塔(宋 密檐式),以宁县、华池县分布最多。
塔儿洼石塔是华池县文管所“三普”发现,被列为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位于华池县南梁乡白马庙行政村新庄自然村卢家沟口东侧半山腰耕地内,北临白马庙川河,南靠大山,西接沟畔,东接台地。该塔为密檐式方塔,红砂岩质,分段分块雕造,残存6级,残高4.1米。塔座正方形,石块垒砌。塔身逐层收分,第一层宽1.15米;第二层宽1.14米;第三层宽0.93米;第四层宽0.83米;第五层宽0.74米;第六层宽0.67米;第七层以上现缺失。每层均出檐,檐口齐直,四角有方棱状脊。第二层四面均减地雕刻尖楣浅龛2个,浅龛内平雕树状火焰纹。第六层北面中开竖长方龛,龛外两侧浮雕菩萨像各1身,初步分析为宋代雕造。在石塔附近还发现有柱顶石2块,为寺院遗址遗存。
石塔每面雕像分为5幅,共40幅,每幅雕像13至15身,共造像五六百身之多,由于千年的风霜雪雨侵蚀,面目多模糊不清,但却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残缺美。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塔儿湾石塔的造像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即一佛居中坐在莲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结跏跌坐或善跏跌坐,身披袈裟。有的袒露右胸及右膊,手印各异。佛身左右两侧或立或坐十数身罗汉,有的拱手,有的踞坐,有的比手指划,有的苦心思索,有的倾心吐谈,有的匍匐跪拜,表现出对佛的虔诚。
除以佛为主的画幅外,还有以罗汉为主的画幅。以众多的画幅表现罗汉,是这一造像塔的特点。
塔南侧雕文殊菩萨出行图和普贤菩萨出行图各一幅。文殊乘雄狮,右臂曲指前方。狮子身配鞍缠、缨络等饰物,挺胸昂首,身躯刚劲有力,拔步前行。两侧有牵狮奴、力士及随从罗汉簇拥。普贤菩萨乘象,大象后方两侧也有象奴及怒目竖眉力士状人物簇拥。大象前有五罗汉击钗、鼓乐或持物慢步行进。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