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诸葛亮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让南阳的名气大增。南阳的名字怎么来的呢?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作为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南阳市在很长时间内也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1001.36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当然现在人口已经被省会郑州超过,郑州2018年末人口为1013.6万人。
南阳,古称宛,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河南古称中原,自古为华夏农耕文明的核心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很多著名的古都,如洛阳,开封,安阳等等,相比之下南阳没那么星光闪耀,但并不妨碍它也有悠久的历史。
夏朝初,禹曾以邓州(在今南阳境内)为都,春秋时楚设宛邑,称为宛,楚国在丹阳(今南阳市淅川县)建都。战国后期南阳地为秦所据,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设置南阳郡,为南阳之名始现。
秦灭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这里的“不轨之民”实际上是原六国的贵族、富豪以及擅长经营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秦朝怕这些六国故国贵族不安分,故迁移之以达到重点监控的目的。客观上来说,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冶铁业非常发达,成为当时全国冶铁中心。
南阳和汉朝也有解不开的缘分,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争“关中王”,项羽在巨鹿和秦军激战,刘邦挥师西进被堵在函谷关外不得入,无奈之下只好转道南阳,从武关入关中,最终领先项羽一步进入关中。也可以说南阳是刘邦的福地。
南阳真正鼎盛的时期是东汉时成为“南都”,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很多出自南阳。正因为如此,定都洛阳的刘秀将南阳升级为东汉的“南都”,一时间南阳冠于天下各郡之首,不论是规模还是地位,南阳达到历史巅峰。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就是南阳人,曾做出《南都赋》描绘当时南阳的盛况:“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做《南都行》盛赞南阳:“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巅峰过后,南阳逐渐衰落。到明朝时,作为唐王朱柽(朱元璋第二十三子)的封地,南阳又迎来一波发展,车水马龙,商业兴旺。清朝时,南阳因为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拥有便利的水陆码头,一时间南下北上东来西去的商贾云集于此,使得南阳成为豫西南的经济中心,有南船北马之称。
南阳的名字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很好记,为什么秦朝给它取名南阳呢?我们看一下南阳的地理环境就明白了。南阳位于南阳盆地北部,以北是一系列山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等豫西山脉,南阳盆地南部是长江支流汉江。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因在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故名南阳。据史料《资治通鉴》记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这里的南山指伏牛山。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曾对刘备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南阳曾经的古称,也是现在的简称“宛”,又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因为南阳盆地的地形四面高、中间低像“碗”?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说文解字》中对“宛”有种解释即为“四方高中央下”,这和南阳盆地的地形比较契合。
在春秋时,周天子为防范当时被视为“南蛮”的楚国,在南阳地区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如吕国、邓国、申国等,但是都逐渐被想逐鹿中原的楚国吞并,楚文王置宛邑。传说神农氏曾有感于南阳的美丽富饶,说过“此地真乃灵气宛潜、富民宝地也”之类的话。至于楚文王用“宛”字为此地命名,到底是鉴于南阳的地形还是神农氏的传说,就不得而知了。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