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魂”雕塑是通江籍老红军赵明兴之孙、北京田华四公司第七工程处处长赵新平捐资5万元所建。它是似山非山,似景非景,似人马而非人马的雕塑。它以抽象和想象、动与静相结合的造型,采用逆光投影的方式建成。
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寓意:“军”是一只勇往直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军队。“魂”不仅是军人之魂,而且是军队之魂,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灵魂”。表达了人们对为国捐躯、功不可灭的红军将士的无限敬仰和哀思。它象征这支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刘伯坚,1895—1935年,是我国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四川平昌人。曾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35年在江西大余被敌杀害。有著名的遗作《带镣行》。“刘伯坚烈士”系邓小平同志所书。塑像造型,身着西装,左手握书,右手插于裤袋,站在高山之巅,两眼凝望远方,寓意他对革命事业高瞻远瞩。时刻为革命的发展而勤奋学习,为革命斗争形势的艰巨而凝思。(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烈士雕像。刘伯坚出生于1895年,巴中平昌人。
早年勤工俭学于法国和比利时,与赵世炎、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一起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中共旅比支部书记。1923年任中共旅欧总支第三界书记,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6年回国,党派他出任国民军冯玉祥总政治部主任,1928年又去苏联军政大学学习,1930年秋回国在中央苏区工作,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并兼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执行委员与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同志一起并肩战斗。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守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初,他在江西大余县掩护战友们冲出重围,不幸负伤被俘。在狱中,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愤然写下了《带镣行》等壮丽诗篇。)
纪念馆与“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相呼应。按川北民居风格设计,占地4000余平方米,共分三个展厅。馆内展出了300多位老红军将士捐献的8000余件纪念物品,以及100多名中央领导和我军高级将领的题词题字、视察影照等。该馆于2005年建成开馆。
纪念馆占地4000余平方米,共分三个展厅。展厅正面为毛泽东同志对川陕苏区的评价,下方为红四方面军战斗路线示意图。三个展厅共展出8000多件纪念物品,如,有王树声大将佩戴的领章和解放初期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时佩戴的胸章;有山东烟台海军基地顾问刘明金夫人袁必冽捐献出来的八一勋章、独立勋章、解放勋章;冶金部原政治部主任、巴中老红军严尚林的七大党代表证;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腰间呆了16年的子弹头尤为引人注目。
关于这颗子弹头,王定烈将军特意为碑林纪念馆写了一份说明:“1937年3月14日,在祁连山中弹于腰间,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才在广州军区医院取出。”这枚子弹,是1937年,他将军随红军西路军在祁连山与马步芳骑兵作战时中弹昏迷,醒来已被俘。后来一名马匪军官向被俘红军将士训话,见王将军宁死不屈,还忍痛挺直腰杆,致使横着的子弹头,在将军腹内竖了起来。这样他一直带了好多年。如今这枚子弹就陈列在将帅碑林纪念馆第三展厅中。
听碑林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沿当年红四方面军征战线路征集红军将士名录和文物,所接触过的老红军,无不深深怀念当年的红军生涯。沈阳军区一位离休老红军听说要在家乡兴建红军将帅碑林。竟激动得血压骤增,被送进医院;武汉军区女红军何建平拉着管理人员的手,一边讲述当年红军的战斗故事,一边流眼泪,事后又让女儿领着碑林人员走访住在附近的其他老红军;一位流落甘肃的西路红军女战士,背着老伴拿出仅有的300元钱捐献给碑林作经费;老红军余定礼、杨学礼等人去世后,遗体本已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巴中建成将帅碑林后,家属又将他们的骨灰迁到碑林红军陵园安放,让他们在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与生前战友长眠在一起。
在老红军们的全力支持下,将帅碑林目前已经征集到红军史料2000余册共3亿字以上,红军将士简历、手迹5000余件、红军照片二万余件,同时编印“碑林专刊”五十期,“碑文集”(上、中、下)、“红军将士作品选”、“英名壮巴山”“印记”“川陕壮歌”“红军故事1000例”“碑林大事记”等60部,计800万字,6万余册。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郊南龛风景区,从市区驱车七八分钟即可抵达,沿途可看到镌刻在路边山崖上的红军标语:“拥护红军”、“红军万岁”,“平分土地”,字体四米见方,落款分别是:“红军后代耿弘”、“红军子女上海夏勇、北京夏玲”和“广州老红军何明后代”。
据史料载,石刻标语是红四方面军开展宣传活动的一大创举,当年红四方面军编制中有二十多名石匠,他们在川陕苏区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三千余幅石刻标语,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刻在通江县沙溪乡岩壁之上的“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字高5.5米, 宽4.7米,笔划深0.35米,笔划槽内可躺卧一人,十余里外即清晰可见,堪称世界石刻之最。川陕苏区山高坡陡,巨石峭壁四处可见。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组织刻字(又叫钻花队),因地制宜利用各地岩壁,渡口,要隘道口之石碑,石牌坊、石柱、屋基石、古建筑等,钻刻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和文献。园区有块来自旺苍木门河下的巨形“红军石”重近6吨。真是:“旺苍木门一奇迹,万年宝物迁户籍 ”。
巴中的八宝山——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陵园,红军陵园是专为安放红军和他(她)的配偶的骨灰而建的陵园。座落于将帅碑林南侧山弯处。宛若大型交椅,阶梯花园式的布局,绿树成荫,光照明亮。翠柏环绕的红色花岗石的墓穴尽在其中,墓位占地10平方米。前后左右的南龛山、凤谷山、王望山、白塔山,蜿蜒起伏,连锦百里。层峦叠翠,峨然天际。或若蛟龙戏水,搏击沧海;田园池舍,错落有致。溪河两岸,绿荫如盖。古巴河,抱村挽流;凌云塔,矗立山巅;飞霞阁,古建独特;电视塔,高耸蓝天。后观隋唐佛像,镌刻精美,系国家级文物瑰宝。涉足其间,俨然置身画中。红军陵园既是一处东有古建,西有景观,南有文物,北有佛龛,四周皆有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左系青龙,右系白虎,前系朱雀,后系玄武,一应俱全的风水宝地。展望巴中未来,必建为中等城市,观墓穴位置,距城仅二里之遥,瞻仰缅怀,指时可到。
整个陵园绿化面积已达95%以上,红色花岗石墓穴建在其中,充分展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别致风貌。当红军将士人生旅程终结之时,来此枕青山、抚清泉、听鸟语、闻花香,远观红日皓月出没,闲评人生古往今来,更胜红尘潇洒一回。
原海军副司令杨国宇、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张西帆、四川省军区副司令阳自碧均亲笔为“红军陵园”题书园名。现红军陵园建墓穴600余位,现有300 多位将士含笑九泉。北京的八宝山有8位红军将士专程从北京运到红军陵园安放(吴瑞林、夏前远、余定礼、何志远等)。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