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城修真宫,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园镇东凤凰山山巅,距肥城市区6公里,距泰安市区30公里,距离省会济南60公里,距离历史文化名城曲阜7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登临修真宫玉皇阁之巅,可东瞻岱岳之巍峨,西望平川之苍茫。肥城市拥有上百万人口,经济发达,是中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更因桃木种植而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桃都”。
肥城修真宫历史悠久,最早为祭祀伏羲、神农和轩辕黄帝的三皇庙,距今已超过2500年历史。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行至肥城境内游历讲学,当来到凤凰山南一小河处,遇到了暴雨,河水猛涨,淹没孔子半身,正当孔子及其弟子进退为难的时候,河中浮出一只巨龟,将孔子等驼到了岸上。虽然上岸,但是孔子随行的书给淋湿了,当地老百姓仰慕孔子大德,都过来帮忙,在凤凰山巅三皇庙前的石头上晾晒经书。晒书之遐,孔子给老百姓讲学传道度化众生将近月余。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在此处讲学传道,使得本地的百姓从此知书懂礼,因此山下的村子便命名为“懂礼村”、“尚礼村”,后“懂礼村”演化成了东里村和西里村,而尚礼村,至今仍在凤凰山之东。后人仰慕孔子的圣德,于是在孔子走后,百姓于孔子居住讲学的地方造祠堂祭祀孔子,又因孔子曾问礼于曾向老子学习,是老子的学生,故塑老子像以共同祭祀,此庙宇曰晒书城,有2500多年历史,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处原有的简朴的晒书城也得以扩建,文革前尚存有西汉大儒董仲舒题写的汉代碑刻“上好礼焉用稼”,距今已有2100年历史,因为晒书城的历史更早于曲阜的孔庙,所以才有“先有晒书城后有孔府”的说法,目前晒书城已在修复中,而当年的三皇庙就是现在的修真宫前身。
2500年来,凤凰山因地处十里龙脉之龙头处,风水上佳,因而人文荟萃,名人圣贤辈出,一直是道教儒家圣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山顶的原先祭祀伏羲、神农、黄帝的三皇庙逐渐演化为玉皇庙。三皇庙改为玉皇庙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凤凰山东北距济南、西北距离聊城,南方距离济宁皆为70公里左右,位于三所城市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心,此外凤凰山又是从泰山延续出来的一条龙脉的龙头位置,主此处出王侯将相。唯有修建玉皇庙,以玉皇之无上地位才可以镇守住此地灵气,因此庙宇由祭祀三皇改为祭祀玉皇上帝,从此保得一方安宁。
元明清直到解放时代,山东地区局势动荡,土匪横行,战争不断,以至于民不聊生,凤凰山附近百姓依据地势,在山顶围绕玉皇阁筑起数米高、三米宽的石头山寨城墙内外两层,面积达上百亩,匾曰:“为民御灾悍患”。百姓平时在山下生活,遇有动荡,举家前往山寨城内避难,于是这所历史悠久的城堡式宫观,在玉皇爷的神力下,保佑了附近无数村民的生命,当地百姓为了铭记历史,感恩玉皇大帝的庇佑,至今修真宫的院墙依旧有城垛的造型。
庙宇之名由玉皇庙改名为“修真”二字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西元1269年),清真散人志诠及其徒王志真等在此修道,将庙宇正式定名为修真观,其主要建筑依旧为玉皇阁。明清两代又经历数次重修扩建,结合外围的石头城墙,面积达上百亩,成为规模宏达的城堡式道教建筑群,明末时闯王李自成也曾经在此城中安营屯兵。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尚有一对道士夫妻及其儿子儿媳一家在观里居住,但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宫观逐渐损坏,殿宇倾圮,近成废墟,令人惋惜。
21世纪华夏鼎盛,国家重视文物文化保护与建设,提倡一省、一县(市)、一地文化通览挖掘和开发,以丰富民生精神食粮,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光复中华文物古典,将中华五千年古老的文化历史代代传承,故于凤凰山之巅复建玉皇阁修真宫。
新建玉皇阁始于2013年3月,第一期工程主体建筑竣工于2015年12月。凤凰山顶道观的全部面积约13000多平方米(20余亩),其中玉皇阁为修真宫主体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成为肥城市新的地标建筑之一。
修真宫道观所在的凤凰山海拔高度195米,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100米;它由玉皇山、西山、娃娃山相连而成。
相传,上古时代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带着十女(十凤),往昆仑山赴蟠桃宴拜西王母时在此歇脚,其一女见此处之桃花满地,景色绝佳更胜瑶池,而且她还被凡间温馨所打动,在走时佯作飞翔状实则留在此地,后自点化为一座美丽的峰峦,名曰“凤凰山”。
从正面看凤凰山,它犹如一振翅欲飞的凤凰;西山向西北旋转延伸为其左翅,娃娃山向东北旋转延伸为其右翅;玉皇山如凤身朝南,玉皇阁犹凤首之冠。凤凰山因为道儒文化浓厚而名声远扬,济宁府志就曾记载东里村之凤凰山。
也有记载说“凤凰山”之名的由来是因为汉章帝时,山头曾有凤凰筑巢繁衍,故名凤凰山。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此地有凤凰栖居筑巢,可见其地理位置之绝佳。
肥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桃木种植基地,以凤凰山为中心拥有数十万亩桃园(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相传上古时代西王母出游路过此地,洒下瑶池上的蟠桃种子,使肥城成为了让神仙都迷恋的人间最美的桃花源。所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正值花期,修真宫道观便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和道教居士皈依法会,每年的九月初九和八月十五修真宫都会举办品桃盛会,盛况非凡。
凤凰山修真宫及山下晒书城景色优美,为古之“肥城八景”之一。如今的修真宫历劫重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下面一起欣赏修真宫之美景。
登凤凰山,宫门前为12平台象征一年12个月,并雕刻十二属相,一平台有30台阶,共计360台阶,象征着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也寓意一年四季民生康乐、平安、幸福;两边置大理石护栏。登山阶途中建有两道牌坊,一曰“一天门”。二曰“中天门”。拾级而上,至山门(南天门),前设月台,长21米,阔5米;周边系大理石护栏。
山门大殿供像五尊:中为王灵官;东西两方各神像两尊,东面北为温元帅、南周元帅、西面北为赵元帅、南为马元帅。该殿系重檐建筑,进深8米,长19.8米;内立住18根,外6根,均为圆柱式柱础。
玉皇阁为修真宫主体建筑,气势雄伟,犹如大鹏展翅,凌空欲飞,给人以向上拼搏之启迪,因内塑玉帝尊像,故称之为玉皇阁,为此,清代有诗人云:“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
玉皇阁建造在八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建筑采用三层重檐十字脊样式。第一层平面方形,四面有抱厦,为古代重阳登高之处;第二层,第三层,有回廊,可以俯瞰桃园镇,远望肥城市,东瞻岱岳。
从山门步入,出北门便登玉皇阁。登阁途径5个平台,第二至第五平台各设置御道石一块;第二平台为八宝(即八仙过海之兵器);再平台系松鹤;四平台是麒麟;五平台即双龙;均雕刻细腻、逼真。上阁御道第一平台15阶;第二平台14阶;第3~5平台均13阶,共计68台阶;御道护栏系花岗岩大理石。
玉皇阁基座砌筑高3米,均为一寸三錾打道石;底基座上系1.4米高的须弥座。主阁外墙体镶贴花岗岩石板;三层建筑,主阁高19.8米玉皇阁建筑总高度为30.8米。玉皇阁系三层房檐,四角单飞檐环廊式,环周52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檐面,莲花式柱础。每层殿系琉璃瓦铺顶,垂脊滴水,四角挑檐。一层环周为花岗石护栏;二层设外走廊,亦置花岗石护栏。
大殿正中位供王皇大帝神像;其左右各置神像一尊,东系太白金星,西为托塔天王。
玉皇阁大殿前,西是二层鼓楼,内安放天鼓;东为二层钟楼,内悬挂铜质天钟。晨钟暮鼓,道意悠扬。
西配殿供神像七尊:分别为西王母娘娘、碧霞元君娘娘、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送子娘娘、慈航真人、斗母元君。东配殿供神像三尊:中塑文昌帝君、左为文财神、右为车神奚仲。
玉皇阁大殿后建古典式四合院2处,位居东西各一,东四合院为宫观道长修行住所。西四合院为道学公益讲堂,定期开展免费的道学公益课程,同时修真宫还是山东师范大学全真道研究中心研究实践基地,牵手高等院校,弘扬传统文化。
1958年开展大跃进,桃园人民战天斗地,誓将家乡建设成人间的乐园“世上桃园”。1959年春,根据上级政府的指示,在风凰山阳修真宫山门下右侧垒砌“世上桃园”4个大字。该字由东里村村民张锡鼎策划设置:东里完小学生寻石,石匠杜兴亮垒砌,历时月余完成。4个大字均高、宽9米余,东、西长约50米,总面积约670平方米。
“世上桃园”4个雄壮醒目的大字,每到冬天雪后更加壮观,在十儿里外也清晰可见。1996年用水泥又复修缮。“世上桃园”4个大字,标志着肥城桃的发源地名扬中外,标志着桃乡人民代代安居乐业。
相传,晾笔台原位于修真宫玉皇阁下,晒书城东北方向约150米处。其形如马鞍状似鸟巢,头东南尾西北,南高北低,周有石墙围护。据传,孔圣人在此专门晾晒毛笔之用,后人立此台以示纪念。
山东肥城市被誉为“中国桃都”,以凤凰山为中心,肥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桃木种植园(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面积大数十万亩。从每年花朝节开始到三月桃花完全盛开,肥城市便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和桃花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汉服爱好者齐聚于此,共赏繁花。
肥城修真宫,作为山东省重点宫观项目,是泰安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之一,自2016年初恢复开放以来,一直受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群众的关注,修真宫道观全体道众,本着爱国爱教、依法依轨的理念,将在齐鲁大地上用心弘扬祖国优秀的道教传统文化。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