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春秋卫国黎(今浚县)人。生于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卒年不详,终于齐。子贡死后,葬在祖籍浚县大伾山东南东张庄村北。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 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之一,他从学孔子之初即有外交志向。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子贡出使楚国,说服楚昭王出兵解救。公元前488年吴国兴师向鲁国征百牢(牛、羊、猪各一百)。子贡面辞,吴人被其说得哑口无言,只好作罢。公元前482年,齐国举兵伐鲁,鲁国危难,孔子派子贡游说齐、吴、越、晋四国,不但解鲁之围,而且使数国局势大变。司马迁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公元前480年,鲁、齐和谈,子贡说服齐国归还鲁国土地。子贡的外交才能备受当世赞许。孔子称之为“辨人”、“达人”。
子贡经商善察行情,“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亿(预测)屡中”,在经营商业上取得很大成就,他“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富可敌国”。正因为如此,子贡才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也是他宣传孔子思想及外交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子贡与孔子的关系最为密切。《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37次,居众弟子之重。孔子病重,子贡前去探望,孔子埋怨说:“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去世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唯有子贡庐墓六年,可见师生情谊之深。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象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人 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孔子死后,子贡不但生意做的越来越好。还当了鲁国的大夫,当三桓在孔子死后十余年后侮辱孔子时,他还在为孔子辩解,足可见其忠心。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孔子高徒端木子贡是外交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商始祖。他存鲁强齐霸越,以一人之力改变春秋格局。他在孔子死后庐墓六载,成为千古尊师楷模。他亿则屡中富可敌国为后世商人效仿。两千年前,子贡足迹遍天下,两千年后,子贡圣迹留几何?通过查阅典籍和史料,发现全国各地子贡的圣迹还真不少,这些载述在史册中的圣迹也许有的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让我们记住这些纪念子贡的地名和建筑吧。
河南浚县:子贡墓、子贡祠、性道书院、子贡故里碑、端家坑、翰林府。
浙江杭州:子贡使越祠、柳洲二贤祠。
安徽宿州:子贡山,子贡庙、晒书台。
安徽怀宁:子贡岭。
河南信阳:子贡祠、瑚琏书院、子贡为宰处。
江苏赣榆:子贡山、晒书台、端木书院。
河南宜沟:子贡祠、子贡故里坊。
山东曲阜:手植楷、庐墓处。
河南南乐:先贤端木庙。
湖北黄陂:子贡书院。
湖南衡阳:子贡祠。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