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多了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大桥,你是否知道湖南还有众多奇巧壮丽的百年古桥呢?
类别:风雨桥
地点:湖南凤凰县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湖南凤凰县虹桥
虹桥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横架于凤凰沱江之上,每当皓月当空,水天相映,万家灯火,繁星点点,故有“溪桥月夜”之称。
类别:石拱桥
地点:湖南衡阳市
始建于:唐代,相传韩愈过此而始建
湖南衡阳市青草桥
青草桥位于衡阳石鼓区石鼓书院旁,湖光古驿道上,跨湘江支流蒸水。唐代始建为石墩木梁桥,明正统三年(1438)改建成石拱桥,清乾隆年间重建,1933年洪水冲毁南北两孔,1935年修复,1944年被日军炸毁,1956年修复为八孔石拱桥。
类别:单拱青石拱桥
地点:湖南靖洲县
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
湖南靖洲县马王桥
马王桥又名通济桥,跨于异溪之上,为楚王马氏驻师于靖时所建,后人称之"马王桥",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马王桥全长31米,宽5.4米,高8米,跨距14米,全桥用规格青石砌筑,具有我国传统的石拱桥结构造型特点。
类别:多拱石拱桥
地点:湖南岳阳市
始建于:宋庆历年(公元1041-1048年)间
湖南岳阳市三眼桥
三眼桥在市区东郊,因其三孔联缀,俗称三眼桥,又名万年桥,横跨南湖650米长的大堤中,全桥由麻石门缝对砌,稳如泰山;石缝之间用糯米浆填缝,坚实无比。
类别:游廊式风雨桥
地点:湖南桃源县
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一1627年)
湖南新化县遇仙桥
相传古代桃花源附近有一美丽姑娘,当地恶霸想强占为妻,母女顺山逃跑,在此桥遇一老翁,母女向其哭诉原因,老翁带他们至秦人洞,用手一指,洞门遂开,母女人洞避难,故名遇仙桥。桥的一端石壁上有旋转回文诗一首,常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类别:单拱石拱桥
地点:湖南新化县
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5年)
湖南新化县油溪桥
原名横溪桥,桥北端倚天然岩石为墩,南端石栏雕刻有大蜈蚣,须鳞可辨,栩栩如生,南端桥头有石狮一对,威武雄壮,桥上大小雕刻远近闻名,是县级保护文物。
类别:多拱石拱桥
地点:湖南东安县
始建于:清乾隆38年(公元1774年)
湖南东安县广利桥
广利桥位于东安县紫溪镇(塘夫乡)花桥村的印水河之上,桥分三拱,石墩木罩,上盖青瓦17间天罩,浮雕装饰,气势雄伟,是一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清代古桥,以其独特的“金脚、腰”风雨桥造型,充分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
类别:风雨桥
地点:湖南龙山县
始建于:清乾隆45年
湖南龙山县凉亭桥
凉亭桥位于湘西州龙山县洗车河镇,桥上白天是热闹的集市。河中有两座石墩,用木铺成桥面,桥上有凉亭式木屋,长75米,宽4米,高10.5米,旁设有木栏、坐凳。
类别:风雨桥
地点:湖南安化县东坪镇
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
湖南安化县东坪镇镇东桥
镇东桥位于安化县东坪镇,是一座石墩木廊风雨桥,至今已经140年历史,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桥长73米,宽5米,高11.5米。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由桥、塔、亭组成,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类别:多拱石拱桥
地点: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
建成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佛桥
西佛桥桥长约120米,桥宽约7米,青条石拱砌,共7拱,高1米有余的护拦屏上刻有龙云鸟兽,八仙飘海,文王求贤等人物典故。雕刻工艺精湛,形象栩栩如生,桥身状如长虹,造型优美,故有“云龙飞驾”和“西佛拱秀”之誉,堪称一绝。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