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屈胡同里有一座庙,名叫冤屈庙,也有的叫仙家爷庙、胡大仙庙。据说此庙很灵验,每逢初一、十五,来此卜凶问吉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伸冤无着或遇判不公,便怨愤难平,需要继续息怒泄愤,此时,便来到冤屈庙诉冤许愿。许愿后,若能平息事端或随心所愿,到吉日便见携上老小家眷,摆上供席,上香磕头放鞭炮,隆重还愿。
据笔者分析考证,冤屈庙随着县衙的建立,对平衡当地民心民愿,促进和谐共生发展,发挥了另类作用。
据传,有一开封大户人家,主人身患绝症,病临膏盲,在当地四处求医问药无望,家人便贴出告示:谁若能医好主人病症,愿划地一顷,房院一舍相谢。一天,有一云游郎中路过此处,伸手撕下了告示。郎中对主人断脉后开下药方,并嘱咐服用剂量和服药时辰以及忌讳等等,便扬长而去。哪知此药方甚是灵验,主人服用月余顽疾渐退,气色日见好转。再服用一时,痊愈若初。便见:
本是亡灵一躯
却又完人一个
且看,那主人说到做完,自不食言,择完吉日便携了全宗全族老少,带上黄金白银玛瑙玉石以及诸多细软之类,按郎中所说地址名姓,向西面一路找了来,却找到冤屈庙,当下与守庙香童说明原委,方知那云游郎中,便是常在方圆仗义行侠的胡大仙。等那主人知道自己原是仙人施救,震惊不已,感激不尽,便出巨资重修了此庙,并立下石碑以示纪念。正是:
家大业大势大
心切心诚义侠
冤屈胡同向西,临街有一座大石牌坊,据说是一王姓家族所建。王氏家族有钱有势,人丁兴旺,官至朝廷内务部。冤屈胡同往西五十米处,便是远近闻名的王坟(一说王家坟)。
王坟座北朝南,方圆几十亩,上下口街和牌坊街相拥。院内见松柏参天,花草迭盖;大门气势雄伟,神道宽阔平坦。神道两侧立于诸多石马石羊。石马形状气势与洛阳白马寺石马一模一样;大门两边各站一石人,其形高大粗壮,其势活灵活现。据传石人高有两米,粗满一抱。右侧石人的背部带有刀痕,下唇残缺。
据传:有一天,坡上一农夫推着鸿车(独轮推车)从新乡赶会回来,走到城墙下,咋也上不去坡,这时正巧走来一大汉。但见此人身高马大,伸手只一抓,鸿车便象被提起来一样轻巧。二人一股作气将鸿车及货物弄上大堤,农夫掏出烟锅并装上烟沫递向大汉,以示感激。哪知大汉横过来一只手臂,接着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冇下嘴唇,咋能吸烟。”待农夫仔细看来,此人确实没有下嘴唇,再看,背部依稀有伤。农夫便接着打探大汉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大汉用手势往东面一顺,“王坟儿!”谁知大汉话音才落,身影便相去甚远。农夫感到疑惑,自己从小在王坟边儿长大,咋就从未见过此人。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便抱着满肚子疑惑,在王坟上下及周边找了个完,问了个遍,只是不见那大汉的踪影。待他走到王坟大门口,暮然看到大门右侧那尊石人时,完全惊呆了。这尊石人和帮他拉车的大汉从身高到长相都一模一样,竟毫无二致。农夫稍一愣怔,便暮然双膝跪下,口中念念有词:“大仙显灵,大仙显灵。小人有过,小人有罪。”从此,那农夫一旦出去赶会,便先来上香,除此之外,还常常携上家小,摆上供品来此上香许愿。
相传,王坟那尊石人原为守墓人,因年久修炼成仙。成仙后,不断帮乡邻布礼施善,济贫扶弱,受到众乡亲传颂。
另有传说,石人是个调皮捣蛋仙,尽管做了不少善事,也做过拙事。一天,从上风刮过来一阵阵异香,诱得那石人心意慌乱,坐立不是。石人便不思守墓,直奔那异香而去。待到近前,散发异香的却是军庄的豆腐。这豆腐做得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甚是好吃。单单那味儿,便见沉香幽郁,芬芳清新,鸟闻不飞,人见忘归。石人哪顾得上这些,但见搬起一合盘豆腐狼吞虎咽起来,谁知此举动早被军庄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要知道一合盘一盒盘的豆腐,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救命钱。就连他们自己,平日也是舍不得尝上一口的。众人忍无可忍,便上去一顿好打,把石人轰出了村。
至于石人背上那刀伤和残缺的下唇,便是这次偷吃豆腐烙下的祸根。这正是:
贪吃烙下千古痕
全作笑料供人传
红尘滚滚,沧桑变革。王坟陆续遭劫,参天松柏被砍来做薪,石羊石马石人被砸碎烧成石灰。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