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既是一个名词,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又是一个动词,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玩”源于汉隋,最初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扩散到其他各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在明清两朝,达到鼎盛。
“皇家十把玩”由上五玩、下五玩构成。
上五玩:由核桃(文玩核桃)、葫芦(手捻)、佛珠(串福)、菩提(十八子)、翡翠玉石(配饰挂件)组成。
下五玩:由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鸣虫组成。
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
下五玩玩的是:和气、雅致、风度、乐天、知足。
核桃作为把玩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寓意吉祥。在玩赏过程中健脑、修炼毅力,达到胸怀天下的境界。
文玩核桃是对核桃进行特型、特色的选择和加工后形成的有收藏价值的核桃。它要求是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文玩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所以,这需要花大工夫才能凑成一对儿,再加上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以及经多年把玩形成的老红色,就更显珍贵。
葫芦,寓意“福禄”。手捻葫芦,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吉祥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作为把玩源于明清。在玩赏的过程中修身净心、修炼耐性、接纳天地之真气,去除陋习。
葫芦同时是我国传统宗教道教的法器,寿星老,太上老君,拐杖上都别一个葫芦作为法宝。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作为佛珠进入中国始于东,延至唐后各代,盛行于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材质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炼人的性情,调整心态。
菩提,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的智慧。实来源于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获得无上智慧,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就改称为“菩提树”。
据统计,菩提子的种类大约有30余种,人们经常选择其中的十八种做佛珠,即常说的“十八子”佛珠,意为“十八罗汉”,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的“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十八子菩提分别为天意子(黑龙菩提)、龙眼菩提、观音瓶(观音菩提)、五眼六通、缅茄、太阳子、麒麟眼菩提、长寿金刚、元宝菩提(星月菩提的一种)、天眼菩提、摩尼子、陀罗尼子、星月菩提、金刚菩提、凤眼菩提、蜜瓜菩提、金蟾子及金樱子。
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时散发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养皮肤的奇效。
俗话说,玉养人,人养玉,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滋养。大凡做玉器的人都时常拿块玉儿放在身边,可手可心。玉石的养生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在玩赏过程中修炼,体会玉石天呈的品德。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能将水火在壶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令人回味无穷。茶禅一味的文化,更增加了紫砂的雅韵,把玩中领略中华和谐韵味。
南北朝时代就已开始出现,北宋进入市井。明清盛行至今,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
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扇面上还要题诗作画,表现出了中华柔情氲氤的诗画美境,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全部,是雅致的体现。
烟斗历史源远流长,最初古人用石头做烟斗,或者用一个小的圆锥体在地上挖两个连在一起的洞,一个洞里放入具有芬芳香味和麻醉作用的植物树叶,吸烟者躺在另一个洞边吸着烟,或者索性将这些植物直接撒在火中,坐在边上吸入燃烧出的烟。
最早流行于美国、欧洲,体现着一种“绅士风度”。
中国养鸟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市井文化十分兴盛,养鸟之风开始风行,宋徽宗在他当皇帝之前,业余时间“颇好驯养禽兽以供玩”。宋元文献多见养鸟的记载,而真正开始流行遛鸟则在明清了。
鸟为禽先于兽,比兽先是能上天。
鸣虫,顾名思义,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我国的三大传统鸣虫分别是“蛐蛐”、“油葫芦”和“蝈蝈”。
鸣虫是虫之灵,好斗能鸣会入地。
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金田起义前桂平紫荆山曾经发生一件关系太平天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冯云山在紫荆山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时突然被捕入狱,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浮动,组织涣...
“把玩”既是一个名词,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又是一个动词,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玩”源于汉隋,最初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扩散到其他各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