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菜肴和小吃日益多样化。各地域的菜肴小吃也反映了当地的商业环境、主要物产及其饮食习惯。比如北方的小吃朴实无华,十分实惠;南方的点心受海外饮食的影响,做工十分考究。泉港地处山海之会,食料种类丰富,既有山珍又有海味,菜肴小吃注重口味和营养,品种繁多,式样翻新,美味可口,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鲜美不喜油腻。
境内视婚嫁、寿诞、满月、开业、新屋落成、乔迁为喜庆。届时,主人多办酒席请客,通常要上十多道菜肴。以前常以焖豆腐开宴,一盆一盆端出来,叫做“出匹”或“出落”。最后一道菜叫“尾落汤”,以甜汤结束。以示甜味无穷、喜庆不断之意。寿宴则以“炒面条”开席,以示福寿绵长之意。随着时代美食的进步,泉港“出落”的菜肴花样日益繁多,令人大饱口福。
小吃也是泉港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是泉港小吃品种丰富多样,体现了泉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也不仅是泉港小吃的风味独特,令人难忘;更因为对泉港人来说,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小吃已经深深融于泉港人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
改革开放以来,泉港美食向高档次发展,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改革大潮中的泉港人意识到,生活上不尚奢华是可取的,但绝不能以固穷作为判定操守的标准,这使他们能够摒弃旧思想,去勇敢追求生活质量。在泉港,一种潮流是将大众化的小吃“宴席化”,又较那些小摊点做工精致,风味更佳;另一潮流则将宴席佳肴“家常化”,像插蛏、蚵煎、鱼头豆腐汤等等,都成为不少人家的三餐饮食。下面向读者朋友介绍十八种主要的特色佳肴和小吃:
口酥。将花生、芝麻炒熟、捣碎,和糖成为内馅;以面粉调水,再加少许肉油,揉成面团,取一小团,以圆木棍或酒瓶等圆滑的东西擀平,平摊于手,将馅置于其中,捏拳使面团合拢成鸡冠状。一个个捏成之后,分批放入油锅炸熟,即成又酥又脆又香又甜的口酥。
鸡卷。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荸荠)、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柱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肉丸。用瘦肉为主料,捶打成浆,加上尾梨、硼砂、胡椒、食盐、姜汁等佐料,刮成小圆球,放在热水中烫熟。食用前加上清骨汤煮沸,即成为当地有名的汤肴。
铲饼。白米掺小量黄豆磨成稀糊浆,再将高丽菜、南瓜或萝卜等蔬菜剁碎;以海蛎、猪瘦肉或三层肉作馅,将味精、卤料、盐少量和入馅中;再将米浆放进直径约十公分、中间微凹的圆形铲勺中,用汤匙薄铺,放进蔬菜、肉、蚵等;然后再在上面盖一层米浆,成凸形。放入油锅炸熟后,皮酥、馅咸甘,油香四溢,蘸酱醋食用滋味更好。因形与饼相似,味因蚵佳,故又名“蚵饼”。
浮粿。将蔬菜切碎与地瓜粉兑水和成稠糊浆,加入少许盐和味精;用汤匙勺到特制专用的直径六~七公分五瓣花瓣形的炸具内,添上蚵、肉后再铺上糊浆,然后放进油锅炸熟捞起即可。食用时蘸点酱醋,更是香嫩可口。
粿浮。将大米磨成浆,分数次用勺倒进蒸笼蒸熟,一层蒸熟再添蒸一层,每层厚约○.三公分,因最高可达九层,故又名“九重粿”;用面粉掺地瓜粉兑水制成稀浆,蒸熟的粿切成小方块,蘸稀浆为皮,放入热油锅小炸即可。吃起来脆嫩爽口。
糯米叟。以糯米为主,掺适量大米磨成粉,兑水揉成团,把花生和芝麻拌糖为馅,做成蛋圆形,外层再裹上疏密均匀浸泡湿透的糯米粒,放进蒸笼蒸熟即成。因外皮上的糯米粒象在滚动行走,故名“糯米叟”。
卷煎。先将糯米煮成米饭,再将米饭反复揉成粘状,然后将粘状的米饭放在桌上搓揉成长卷状(为防止粘手,可在桌上洒些面粉),再将其切成小块,放在锅里油煎,之后放在盘子里,洒些糖,即可食用。因其做法而称“卷煎”,吃起来香甜而不腻。
蛏猴。蛏猴即蛏羹,因做成后肥嫩溜滑,白腻甜脆,故又称蛏溜。首先将蛏洗净去壳,拌以适量的酱油、地瓜粉,搅成粉团状。再佐以油炸葱头、姜片等,水煮沸后,将蛏粉团逐个放入锅里煮熟,加点米醋,撒上香菜即可。那汤汁稀稠相济,素荤互补,浓淡咸宜,常为家宴或菜馆的汤菜。乡人走遍天下,都认为家乡蛏溜是汤中“王牌”。
插蛏。将蛏洗净,一只一只直立置于瓷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姜末、白酒(不加水和酱油),扣紧罐盖,文火炖熟,色香味并存,雅称“玉箸”。
芋头小吃。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境内居民在除夕等重大节日自制一种俗称“芋圆仔”的特色小吃,即将芋头煮熟去皮,捣成芋泥,再加入适量的肉泥、葱泥、姜泥和细碎的咸带鱼,在盆子里搅和,再搓成汤圆状,置于油锅中炸熟,食之香甜脆嫩。还有一种较为简易的芋头小吃,先将香芋或槟榔芋去皮洗净切块,先油炸姜片,再将两者热炒,加点猪骨汤、酱油、味精,再加上一些水,把锅盖好,炖烂即成香喷喷的炖芋头。
焖豆腐。将嫩豆腐搅碎,加进瘦肉丝、虾仁、花生仁、香菇、芹菜、紫菜等,再加适量的清骨汤、精盐、味精烧煮,煮开后,再淋上搅拌的鸡(鸭)蛋糊。文火焖熟,撒上碎葱末即可。食之质地柔嫩,润滑爽口,汤鲜味纯。
跳鱼穿豆腐。选肥大肉厚、味鲜少腥的跳鱼为主料。先煸葱头、蒜头、生姜,至香味飘出时加入清汤、小方块豆腐和鲜活跳鱼。从文火渐渐到旺火,烧至豆腐被跳鱼穿成蜂窝状后,再下精盐、味精等调料品即可。豆腐呈玉色,跳鱼如卧龙,汤清味鲜,营养丰富。
炒面。主料是面条,配以切丝的瘦肉、少量香菇、牡蛎和虾肉。先将葱、姜油煸至出香味,用旺火快炒肉、虾、香茹及青菜,加入适量的清汤、酱油,待清汤煮沸后下面条,再将牡蛎放在面条上面,待面熟后翻炒即成,清香扑鼻,别具风味。
海蛎煎。海蛎煎是境内民众最喜爱的菜肴之一,也是颇具特色的一道地方风味食谱。把主料海蛎洗净沥干后待用,将青蒜切粒状,鸡蛋打散;在碗中放入地瓜粉、青蒜、姜末、味精、精盐、辣椒粉,拌匀,后放入海蛎和熟肉丝,再轻轻拌匀待用;将锅烧热放进适量花生油,油热后放入拌好的海蛎于锅中,用铲子铺开,不时翻动至快熟时,将鸡蛋淋在海蛎煎上面至酥熟,配上甜辣酱、香菜即可。
鱼头豆腐汤。水烧开后把切好的鱼头放入稍烫一下,去血污捞起;锅烧热后倒进少许油,放进姜片、鱼头,略炒一下,倒进清水和青葱,煮开后再去掉浮在水面上的杂物,放进豆腐,调入白酒、盐、味精,炖至汤成乳白色时,捡去姜片、葱,装于碗内,撒上胡椒粉即成,清香四溢。
蛏干炖汤。每年盛夏是制蛏干的季节。先把蛏洗净沥干,再将其煮沸,捞剥除壳,接着是晾与晒,留意翻动,至干透收藏。蛏干分大、中、小不同规格。除了看大小肥瘦程度,还辨色泽判断其鲜度质量,微黄色为上,浅橙色居中,灰褐色属下;而且通过手感,测定其干度,愈干贮藏期愈长,一般以第二年新蛏干上市为界限。蛏干清补滋阴,居家常清炖食用,也有加入萝卜炖汤。境内孕妇坐月哺乳期常食蛏干与红菇煲汤,“山珍海味”兼得,是最珍贵的美食补品之一。
海带龙骨汤。先将龙骨剁成块状,入滚水搅洗,去除血沫;另起锅,入大半锅水,龙骨放进去,拍碎生姜,和胡椒粒一起放进去,倒入一汤勺酱油,一汤勺料酒,一小勺糖,盐适量;大火煮开,转中火炖。近两个小时放入海带节,再煮十分钟即可。据说本地养殖的海带较厚,炖起汤来更是营养可口,是居家滋补的上选佳肴。
无论是风味小吃“宴席化”还是特色佳肴“家常化”,都体现了泉港人对当地佳肴小吃的深切喜爱。这些佳肴和小吃通过承继和流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对于许多泉港游子来说,那街头巷尾小摊上“浮粿”和“粿浮”的香味,便是刻骨铭心的故乡印象。
红崖大峡谷属太行山系,景区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端,晋中市灵石县马和乡境内,西距灵石县城20公里,与介休绵山风景区和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灵石县王家大院仅6.5公里之遥,和千年古刹资寿寺有9公里之隔。峡谷...
乌孜别克族,分散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和北部,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和睦相处。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
大安桥,是一座多跨的石樑桥,位于平南县大安镇,大王庙之右,横跨新客河。建于清朝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咸丰初断于寇,同治七年附近士商捐资重建”。自古至今,是大安往来武林的石桥。大安桥,长35米,...
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是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祭祀文化。陈炉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南20公里处,因陶瓷生产而闻名。陈炉陶瓷业自唐、宋至明清连绵不断,至今仍在继续,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中...
布依族崇拜自然,以为万物有灵。他们信奉社神、山神、水神、雷神、石神等,也崇拜牛、狗、青蛙、古树等动植物。所以,石有石神,树有树神,水有水神,家有家神,门有门神,户户立家神、贴门神、祭灶神,对传说中神灵...
雷锋同志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他以22岁的生命,将有限变为无限,将短暂变为永恒,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铸就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为了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牺牲后,抚顺市委、市政府...
在生产方面,新造的竹筏下水之前忌讳别人坐在上边,鱼网放在海滩时,忌讳人从上边跨过,在制作新鱼网和新网下海时,忌讳不相干的人走近观看或说东道西。在生活方面,在船上忌讳把饭碗反扣过来,进山打柴带米出门时,...
乌干达迄今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婚礼习俗更是饶有风趣。当人们在乌干达乡间施行时,会不时地披风几个大膀大腰圆的壮汉肩找一位少女在杂草丛生的山间上飞快地奔跑,少女边挣扎边呼救,就在这群人的后面不远处,几位小...
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1月1日St.Valentine's Day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 愚人节4月...
我国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进行礼拜活动的地方称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比较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礼拜寺。在我国众多的清真礼拜寺中,河北沧州清真北大寺是比较著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