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垓下(今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有个民俗“放风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其它地方都是春天的三、四月里,而唯独垓下人是在冬天农闲时放风筝?这是什么原因呢?说起来,此事与垓下之战时有关。
公元前202年冬,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集结于垓下平原,基本完成了对十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队自北封闭通道,韩信率军三十万与刘邦本部军主力则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垓下,是一个高岗绝崖之地,历经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今天的土城墙仍高达十米以上。
垓下之战时,就在第七天的夜里,天空上突然飘来阵阵凄凉的箫声,四面八方又随风传来声声哀怨的楚歌,一连几夜都是如此。一会儿,东边唱起了吴语乡歌: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
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
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
披坚执锐兮骨立沙岗。
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
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
虽有腴田兮孰与之守,
领家酒热兮孰与之尝?”
“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
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
胡马嘶风兮尚知恋土,
人生客久兮宁忘故乡?
一旦交兵兮蹈刀而死,
骨肉为泥兮衰草濠梁。
魂魄悠悠兮不知所倚,
壮志寥寥兮付之墟荒。”
“当此永夜兮追思反省,
急早散楚兮免死殊方。
我歌岂涎兮天遣告汝,
汝其知命兮勿谓渺茫。
汉王有德兮降军不杀,
哀告归情兮放汝翱翔。
勿守空营兮粮道已绝,
指日擒羽兮玉石俱伤。”
“楚之声亏散楚卒,
我能吹兮协六律。
我非胥仿品丹阳,
我非邹兮歌燕室。
仙音彻兮通九天,
秋风起兮楚亡日。
楚既王兮汝焉归,
时不待兮如电疾。
歌兮歌兮三百字,
字字句句有深意。
劝汝莫作等闲看,
入耳关心当熟记。”
这歌声飘渺空灵,连绵不断,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右,令楚军将士十分惊疑,以为是天神或仙人在空中歌唱。
其实,这是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向汉王刘邦献上的一条奇策,就是让楚军听到楚地的悲伤歌曲,使之思乡,以涣散楚军。然而楚军还有七万人马,一时哪里来这么多会唱楚歌的汉军呢?张良当即想了一个奇招,用数百张牛皮作成一个大风筝,再用上万斤麻搓成粗绳,把这个大风筝放飞起来,风筝底下系上一个大筐,自己坐在筐里,随风飞上天空。
关于奇人张良。
张良,字子房,卒于公元前186年,毫(今安徽毫州)城父人。(《后汉书注》云“张良出於城父”,城父县属颍川也。【正义】: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城县东三十里,韩也。”)
张良是历史上与韩信、萧何并称的“汉初三杰” 之一,伟大的谋略家、政治家。
张良出身名门望族,其祖及父五世为韩相国。韩被秦灭后,他图谋复韩。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巡游东方,张良和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暗中埋伏,在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结果误中副车,为避官府追捕,逃亡在下邳(今江苏邳州)藏匿。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立即聚众响应,先投项梁,并劝说项梁立韩国贵族后裔成为韩王。后韩王因投刘邦为项羽所杀,张良复归刘邦,成为刘邦的主要谋臣。他深谋远虑,而且出谋必胜,很为刘邦赏识和佩服,赞誉他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的人杰。他为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绩,是汉代立国的大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名扬史册的大谋略家。
……
此时,张良正坐在筐里吹箫。
张良吹箫所乘的风筝可不是普通的风筝。这风筝是用极韧的青竹作骨,以驴皮剖成细筋为绳,以熟过的薄黄牛皮蒙面,精选能工巧匠,日夜加工而成,十分坚固结实。这风筝直径约有十丈,用了三十六根毛竹,四十八张驴皮,七十二张牛皮,一百零八名工匠经过七天七夜赶制而成。放风筝的麻绳加以丝帛精捻细搓,结四十九股合成。张良坐的筐外附厚牛皮,既防寒又挡箭。
这一夜,西北风狂猛,风筝正好飘在楚营上空。张良升空后,一会儿吹箫,一会儿唱歌。这箫是赤玉琢成,是黄石公传给他的异宝之一。当时,黄石公告诉他:“此赤玉箫也。是秦穆公爱婿箫史之物,乃为至宝。今授于尔,十年后始得一奏。” 算来时距张良得箫之期己够十年,平时他珍藏甚密,从未用过。今天一试,果然不同凡响,其声穿云裂石,惊天动地。
张良博学多才,遍游天下,各地的乡音俚语他都能略知几句。这一次正是时机,他先教会汉兵学会各地民间小调,然后派他们到垓下城邑外,当夜幕来临便齐声唱歌。楚营军士连续几夜听到天上有这种声音,四周又传来楚歌,而歌曲又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切,那么惊心动魄,都以为是天神或仙人所为。这楚歌声声,有如万箭穿空,惊心动魄。悲怆的歌声响彻云霄,冲击着楚军每一个士兵,乘着歌声的翅膀,士兵们仿佛回到了楚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村庄,远远地,他们看到了白发亲娘和妻儿正坐在柴门前痴痴地盼望。大家个个泪流满面,人人动了思乡之情。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
徽州人至今还把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分别叫做“初一朝”、“初二朝”、“初三朝”,又因为是过大年,所以总称之为“三朝年”。而把农历正月十八也像过年一样称为“十八朝”的这一流传千百年的专称,现已鲜...
虽然前面介绍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猫》、《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世界是个整体,由多个国家组成。那说到国家,每个国家综合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那你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有哪些吗?下面本站就来为大家介绍。世界...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
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至今,百色城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百色城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红城。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城发动了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28分,北纬37度32分至38度5分。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