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吉岛上有一个重要节日,是九皇斋节。每年九、十月举行,一连庆祝九天。在九皇斋的九天九夜里,九皇斋的信徒,都改吃素食,停止娱乐活动,并在市内的五座主要佛寺举行各种庆祝仪式。街上摆满各种斋物贡品和食品,上面插着一根黄旗,或贴满写有"清斋"字样的黄纸幅,供善信脱下艳丽的服装,穿上洁净的白衣白裤,诚心斋沐,到佛庙进香,礼拜九皇佛祖,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诸事顺利。
庆祝仪式到最后一夜达到高潮,仪式从午夜开始,一直通宵达旦。只见数以万计穿上白衣白裤白鞋的善男信女沿街抬神游行,一路上炮竹声震耳欲聋,观赏者耳朵震得好一阵"嗡嗡"作响,而且满头满身的鞭炮屑片。游行队伍中,有好几个信徒,有的口沬横飞,眨巴着眼睛,念念不休,有的弯着腰,手持木拐,嘴里发出老人声,有的功德神威,将重十公斤的铁矛穿过脸颊,从嘴中通过,当然,因为铁矛太重,需有另一位人扶住铁矛的另一端,这么重的对象刺穿颊居然不流半滴血,真教人难以置信却又千真万确。
那些受"神明"所符的迎神者,施展各种"绝技",他们表演上刀山(在刀梯上赤脚踏刀锋,爬上高梯,而身上全无损伤),下火海(可从容地在燃着的火炭上行走),踏铁丝篱网和用手伸入沸腾的油锅;再是刺颊,割舌、穿利刃、非但脸无痛苦之像,且毫无血流之迹,泰然处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神功"吧!不然您眼见之景简直会令人难以解释据当地史学家推断,普吉人民从曼谷王朝第五世王时代开始庆祝这个节日。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