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九,是蓬莱城乡女儿出嫁后首次回门省亲的一道仪式。在当地,传统意义上的搬九,是指女儿出嫁第九天,由父亲或者兄弟,去往新娘婆家将女儿接回娘家小住,也称为“搬大九”,过去交通不便,“搬”女儿只能驴驼、车推或者人背。后衍变九天为现在的出嫁隔天或者次日,称为“搬小九”。今天要说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出嫁次日回家省亲,尤以农村的操办最为有趣,但不需要喜主家人去“搬”,而是由新郎陪着一起上门来。
这搬九,实际也是女方家的一件大喜事,相对男方家的迎娶虽然简单得多,但也不失热闹。因为相隔出嫁时间很近,前期粘贴的窗喜、门喜、路喜和门对子仍然光鲜喜庆,只需把个别翘角的复位固定、缺失的补充齐全就行。喜主家提前备好了饺子和小饭,有的还雇来了乐队迎接助兴。受邀请的,除了牵线说和的媒人,就是喜主家的亲戚、同学、同事、好友,男方家要来的,只有一对新人。
通过电话联系,预知一对新人抵达的大致时间,帮忙的就提前把鞭炮从村头一直摆到喜主家门前,吹鼓手们也各就各位旁边等候,喜主则猫在屋里,挂了大红绸、贴有大喜字的大门紧闭,平房顶上、街门外站满了看热闹的亲戚乡邻。新人的车一到村头,鞭炮叮当响起来报喜,吹吹打打鼓乐齐鸣,一对新人被拦在村头,那些平辈儿的兄弟姐妹开始大展身手戏耍新郎,背、抱、扛挨样表演,唱歌、跳舞、接吻大戏轮番折腾,新郎好一通告饶之后,才推推搡搡来在门前。此时鼓乐和鞭炮声里,有人给拍打门环的新郎提醒,“给我个红包我告诉你怎么叫开门”,新郎半信半疑地双手递上红包,那人说,“笨,大声喊爸妈呀,才能给开门!”惹得大伙儿一阵哄笑。孩子们可不管你急不急着进门,缠着索红包、要糖吃。
新郎扯开嗓门大声喊,“爸,妈,我来了,快给开门啊”!门里的七姑八姨三婶子二妗母大表姐则不依不饶,都说自己能做主,递上红包就放行,结果十几个红包从门缝儿塞进去,所有人都说自己没得到。最后还是喜主心疼女婿,亲自来给解围打开门。如果二道门没有被人把持“劫道”,那新郎就算幸运的了。此时,新郎多被折腾得浑身汗透。
进屋落座后,新郎通常要被“喂饭”—新娘的婶子或姨妈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水饺,外表看不出有啥两样,可内里却各有不同,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酸梅干、硬糖块、苦菜根、红辣椒、盐豆子,风味各不同。喂饭者用红筷子夹着水饺一个接一个紧着往新郎嘴里塞,而且一声接一声地问,“好吃不?你刚才在门外都喊饿了饿了,多吃点!”根本不给新郎说话和解释的机会,他只能不住地点头,不住地吃,腮帮子鼓得胀满,偶尔露出难堪的表情,那准是吃到味道怪怪的水饺了,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咽下,还得赶紧说“好吃”,讨个吉利。一旁的新娘只能干着急,赶紧递水助力下咽。偶尔也有饺子是中空的,咬一口热气烫嘴,旁边人会说,“新娘啊,你高贵(心疼)不高贵女婿儿,高贵的话赶紧给吹吹啊”,趁新娘凑近吹气的工夫,旁边人一起哄把两人弄个嘴对嘴,新人满脸涨红,引来哄堂大笑。直到新郎把一碗饺子全部咽进肚里,这“捉弄人”的游戏才告一段落。这是对新郎应变能力和脾气性格的一次考验,再不愿意也得忍着。对于大家来说,就是图个乐呵。
当然,有的讲究的人家,水饺吃过之后,还要上道“小饭儿”,点心、水果、火腿等六盘或者八盘。这时倚在门框上的婶子就会打趣新郎,“按咱们这里的规矩,今后咱家女婿进门,你丈母娘必得给打鸡蛋水喝,要是不给打,说明老人对你不满意,你是踹鸡屁股呢,还是赶紧滚蛋?”这么刁钻坑人的问题,要是提前没有思想准备,怕是怎么回答也不合适。
搬九回家讲究个“早”字,说是“早早回家能过好日子”,所以喜宴一般都会在十一点半前开席,一对新人跟随喜主逐桌敬过酒后,抓紧时间吃饭,不用老人催促,放下碗筷就立马“滚蛋”,回家过小两口甜甜蜜蜜、恩恩爱爱的好日子去了。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