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朵节是纳西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二月八举行。“三朵”是纳西族人民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三朵节是祭拜“三朵”之意。
纳西族三朵节的来源传说
关于“三朵”和“三朵节”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清代的《乾隆丽江府志 》中记载,宋朝末年纳 西族首领麦琮,常到雪山中游猎,一日,他看见一只獐子,色白如雪,甚感奇怪,在众人追逐下,它卧地后变为一尊石头,重得让人不动,猎人向它献上随身所带之石后,遂又变得 轻如纸,于是,猎人将它背到北岳庙处,过了一小会儿,它又重得移不动了。为此,人们为它塑像,并建了祠堂,以纪念它。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在北岳封景帝。这时,当地少数民族正与吐蕃作战。战斗中,屡屡看见一位身穿白袍的将军骑着一匹白马助阵。到明朝万历年间,重新为它修了殿宇,铸了一口大钟,并把此事铸了上去,每年二月八,人们纷纷前去祭祀它,并为自己祈祷,请求神保佑自己。
纳西族三朵节的节日习俗活动
过去,三朵节在每年二月和八月羊日举办,届时各地的 纳西族人都要到北岳庙 (白 天多阁)和各地的“三朵阁”隆 重祭拜“三朵神”,并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纳西族三朵节的现代发展
1996年8月,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根据县政府报告并经县人大会议审议决定,“三朵节”为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举行,全县放假一天,并由县政府统一安排各种纪念活动。
客家人“洗三朝”一般由年长的婆婆、奶奶主持,边洗边吟唱一些诸如:“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唔食药……”等赞语。男女成婚后,媳妇有...
揭阳炮台丰溪村蔡厝保留着一个独特的“营蔗”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九早上村民集中拜天公营蔗,“营蔗”习俗是丰溪蔡厝历传以久的特别习俗,蔗寓意生活节节高 、节节甜。通过“营蔗”祈求全村合境平安!一年更比一...
“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这说的就是商洛的核桃。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