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火连年不断,豪强割据。南和县瓦固村有位叫妙庄严的农民建立了兴林国,年号庄王,因其姓妙,俗称“妙庄王”。观音菩萨,即为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至今,在南和县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妙庄王和观音菩萨的传说。
相传,妙庄王有三个女儿,长女妙音,次女妙缘,三女妙善即三皇姑。传说当年正宫娘娘梦花怀孕,于农历二月二十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婴,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三皇姑生性聪明伶俐,笃志行善。她不学描龙绣凤,而在宫中秘修禅事。16岁时,妙庄王要将她许配给宰相李龙之子李炳。她执意不从,夜逃皇宫,打扮成村姑模样辗转前行,于九月十九日来到了白佛村白雀庵,昄依了佛门,妙庄王厌憎佛教,下令火烧白雀庵,烧死尼姑500名,三皇姑百感交集,放声恸苦,感动了太白金星化作一只斑斓猛虎驮她上山。她登上苍岩山巅,住下来潜心修练,日日净手焚香礼佛,虔心悟道。转眼9年,于农历六月十九修成了正果,日赴千坛,眼观万里。
妙庄王火焚白雀庵,气病了国母,自己也整天神智恍惚,恶梦频繁,患了一种怪病——人面疮。在首府朝平城,求遍天下名医,不知所患何疾。三皇姑不计旧恶,化一“和尚”点化妙庄王,并亲献手眼治好了“人面疮”。
妙庄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来到苍岩山敕封三皇姑。本想将其封为“全手全眼”观音,因过分激动说成了“千手千眼”。尔时,三皇姑圣像展现空中,果然显出千手千眼法相,众呼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显化。
自妙善后,源自古印度佛经的观音菩萨被彻底中国化了,并且演变成女性观音,引发了国人千年来的观音崇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为佛教六观音之一。
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九日立
碑文细节
闻之南邑东北二十里许有白佛店,店外百余步有白雀庵。庄王三女潜心修行,继而庄王一炬俱为灰烬。公主乃徙居尧山,后因献手眼救父王册封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菩萨。而白佛店因公主起于此,亦遂于此立庙貌焉。自此而远近村庄男妇老幼进香俦拜者不可胜数。然而奔走道路饥渴无以锹之,邻封南邑郝桥有善人平其心,平邑大油召村有善人郑金召,西邑有善人姚烈,同心捐己集众鸠工建茶棚一所、上供圣像。非同心善信相与有成亦不能至斯也。因立石以示不朽。
(此碑现白雀庵犹存)
回回堂位于江苏扬州市运河东岸。包括清代中期建立的清真寺和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普哈丁的墓园。据碑刻记载,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南宋时来中国传教,病逝后葬于今回回堂。墓为阿拉伯式建...
达斡尔族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表现的一种形式。以崇拜大自然,图腾,始祖为三大内容。“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萨满教的兴起和发展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是与原始狩猎时代倚赖大自然意示分不开的。...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
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等等,是山西民间夏季最隆重的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
点灯节蒙古族称之为“祖乐”,节期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一种小规模的宗教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这一天黄昏时,家家户户在一高坡处立起木架,架上自制的灯,这种灯的灯芯是用芨芨草做成的。英英...
重庆城西沙坪坝有一古镇,名磁器口。磁器口水码头历来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重庆城的通邑大埠,南来北往的船只都泊这里,水码头舟楫如林,热闹非凡,街市店铺兴旺,商贾云集,古镇磁器口由此而占尽了一江的...
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在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于「东坡提梁壶」。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吃茶,对吃茶也很讲究。此地既产素负盛名的「唐...
在南阳,正月初一至初五,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有舞狮子助兴之风俗。狮子班到生意店铺或住户家,舞乐一阵儿,并由领狮人念唱“狮子讨封歌”或“狮子唱彩曲”。“讨封歌”为:狮子到门前,四季保平安。狮子蹦一蹦,今年...
从来茶道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茶一定要倒热的,所以如果是满杯客人用手端水有可能在拿动的过程中溢出杯子而烫到手,既无法饮用又容易受伤。而俯下身子用嘴直接喝,有点象是牲畜在饮水,不方便又不文雅。所以视倒...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澳门回归时,闻一多诗作《七子之歌·澳门》改编的这首歌打动了无数人。也让闻一多这组此前不那么受重视的诗歌作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实,这首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