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乐寺被喻为南国第一寺(女众大丛林)——湖北黄梅妙乐寺始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庐山铁佛寺主持妙乐大师筹资兴建。2009年11月5日(农历9月19日)宣布竣工。翌日,举行湖北黄梅妙乐寺开光暨方丈升座法会,正式对外开放。
妙乐寺,地处小池镇北郊吕咀村,1995年,经黄梅县政府批准,由该村出家人妙乐大师独资兴建,占地120余亩,总投资2亿元,寺院平面布局严谨工整。2000年建筑群已初具规模,信徒甚多。现在扩建装修,于2009年11月6日举行新殿落成庆典仪式,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宾客。入正门后,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直线摆布着宝鼎、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等核心建筑。东西两侧建有宝器室、卧佛殿、鼓楼、地藏殿、讲经台和客堂、伽蓝殿、钟楼、观音阁、膳房等重要建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所有殿、堂、阁、室无论大小,全部飞檐斗拱、金碧辉煌。殿外花团簇拥,名树参天。山门外建有星级宾馆,可容纳百名信众膳宿。院墙外,通村小道,曲经深幽,长桥曲转。该寺开光后,将成为小池镇佛教旅游圣地。
妙乐大师,女,俗名王艳华,1940年8月18日(农历7月15日)出生,高中文化,湖北黄梅人。家境贫寒,生活清苦,号为“宽净”。后常游九华山听经闻法,仁德赐号为“圣华”。15岁出家,受具足戒,“文化大革命”前后十多年返俗,返俗期间在家研学佛经,虔诚修行。1972年又拜九华山印空法师出家,取法号为“妙乐”。三步一拜遍朝四大名山,曾参拜佛门多位长老,获号“觉定”、“妙华”、“圆觉”等。九江市政协委员、庐山区政协常委、黄梅县政协常委,庐山铁佛寺和黄梅妙乐寺住持。

2011年10月4日上午,天降祥瑞,龙天护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万余名信众及各界嘉宾汇聚庐山铁佛寺,参加庐山铁佛寺妙乐法师晋院升座暨庐山铁佛寺千佛开光盛典。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湖北、江西、贵州等省佛教界和政界相关领导、高僧大德出席庆典仪式。整个法会体现了佛教道场悲宏,气氛严谨,五蕴吉祥,程序严谨;法会主题鲜明,君臣佐副齐整,毫无乱象杂生,如法井然有序,不乏是一次高规格的成功法会。
妙乐法师在湖北黄梅妙乐寺方丈升座和庐山铁佛寺晋院升座向世人昭示了两方面的社会意义:
1,在中国佛教界,经批准以健在法师名号命名建立寺院的,湖北黄梅妙乐寺是第一座,妙乐法师自然也就成了“以健在法师名号命名建立寺院”第一人;
2,在中国佛教界,女性出家人晋院升座凤毛麟角,比丘尼晋院升座,领众僧尼两序大众管理道场,千百年来,妙乐法师也是第一人。
黄梅妙乐寺,地处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北郊妙乐村(原名吕嘴村)清江西岸,座北朝南,依江而立;与庐山铁佛寺一江(长江)之隔,遥相呼应,“江南水流江北港,南天云起北天云”,让人感悟佛法无地域,佛法大无边的奥妙。寺院建筑布局合理,严谨规整,肃穆典雅,气势恢弘。
妙乐寺依仿皇家宫殿式院落建筑,整座禅寺象是一个长方形的四合院。在寺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纵列排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整个殿与殿相接,房与房相连,都以精雕细刻的汉白玉围栏,围在殿房外围,形成一道道典雅精致、直径通幽的殿房回廊。回廊每隔一段都有擎殿朱红石柱,石柱上盘绕着金色飞龙,栩栩如生。真有:“金龙绕朱柱,白玉接回廊”的豪华气派。所有殿堂重檐斗拱,藻井彩绘,气宇轩昂,富丽堂皇,犹如“皇家紫禁城”,被誉为“南国第一寺”。
东西两侧的配殿呈东西对应,主要有: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卧佛殿,观音堂与地藏殿,斋堂与讲经堂,客堂与祖师殿。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
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
瘟疫(天花、鼠疫、霍乱等)自古便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早在商代,中国就有了瘟疫的文献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对疫情有了较高的认识,《礼记·月令》多次提到“疫”:“孟春行秋令,则民...
王甫洲地处老河口市郊汉水之中,成于汉水,也没于汉水,经历了三落三起,留下美丽的传说故事。一是官邸说。王甫洲得名源于王府建筑。相传楚汉之争年代,一次汉军将士韩信因得不到重用逃向沙洲岛,被箫何连夜追赶上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