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州妙明塔位于全州县城西湘山之麓。为湘山寺镇山宝塔。湘山寺建于唐至德元年(756年),民国33年(1944年)毁于战火,唯妙明塔犹存。妙明塔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宋元丰四年(1081年)重建,元祐七年(1092年)竣工;明嘉靖八年(1539年)维修;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再次维修。1988年县人民政府拨款5.5万元将妙明塔维修一新。该塔结构独特,造型宏伟、美观,内有宋、清、民国碑刻24幅,堪称艺术宝库。
妙明塔为七层砖塔,高26.6米,边长27米,底直径6.8米。塔身用青砖石灰砂浆砌筑,外八方,内六方,中空,内有螺旋砖阶直通塔顶,有走廊、栏杆和风檐,供游人凭栏远眺。塔顶为葫芦形,上悬铜铃鼓。底层南北各有一拱门。塔后石壁上刻有兰花一幅,传为石涛之作。石雕释子、麒麟、巨龙、龟、鲤鱼、青蛙等20余尊,均就天然岩石锲刻而成,刀法娴熟,刻工精湛,或卧或嬉,或潜或跃,形象生动,堪称罕见之艺术珍品。
全州妙明塔,位于有“楚南第一名刹”(又称“楚南第一禅林”,是江南四大古寺之一)之称的全州县湘山寺(全州人又称它为寿佛寺,因佛寺的始祖是寿佛爷)内,它也是湘山古寺至今惟一存在着的古建筑,是全州县最负盛名的古塔,也是广西最古老的塔,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楚南一带享有盛名,是人们来湘山寺朝佛的重要对象。关于它的来历,在全州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全真法师(即寿佛爷)来全州建“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曾需要大量杉木。为了建寺,他便去才湾山川化缘,那地方方圆数十公里都是连绵不绝的杉木。他找到一个庄主,想买些杉木,那庄主瞧不起佛门中人,便把卖价喊得很高。全真说:“寺院初建,资金紧张,施主能不能便宜一些?”庄主戏笑道:“便宜一些的杉木当然有,若是些断尾杉树,我便全送了你也无妨。”全真法师说:“庄主不得食言。”庄主暗想,这山里的杉木虽然数不胜数,但真正能见到的断尾杉树,也不过是三两棵,就是送了也无妨,故满口应承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得到了庄主的承诺,全真法师便双手合掌,扭过身子,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只见天空乌云翻滚,天昏地暗,随即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稍倾,风停雨止,烟雾消散,又是一遍碧蓝的万里晴空。待庄主睁眼瞧时,不由目瞪口呆,只见成遍成遍的满山杉木,都折了尾巴,顿时甚感后悔,暗叫晦气,但已有言在先,又不好反悔。不过,当他满眼望去,见到这里山高路陡,转而又想,这样的路,就是送给和尚,和尚也未必能运得出去。正暗自得意之际,只见全法师用拐杖往地上一戳,便出现一个巨大的洞口来,他再用拐杖往四周划了个圈,便见那些断了尾巴的杉木便像一条泥鳅似的,一钻入洞中,然而从湘山岭下妙明塔附近的洞口钻了出来。这时,庄主才知自己遇上了神人,忙磕头请罪。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原来出杉木的洞中忽然洪水翻滚,山摇地动。全真法师正在给信徒讲功课,他感觉不妙,便伸出手指一掐,不由吃了一惊,原来当年有三棵杉木由于是尾巴走在前头,没有及时从洞中钻出来,天长日久,便孕化成了一条凶恶的野龙,正欲兴风作浪,要出世了。恶龙出世,相传睁眼后望天天崩,望地地裂,其眼瞧之处,将成为一遍汪洋,后果不堪设想。全真法师见事急,随即将拐杖抛去,暂时镇往了三条恶龙。但用拐杖镇恶龙不是长久之计,待寿佛爷活了138岁(还有166岁之说)坐化后,人们为了不让恶龙出世,便借用全真法师真身的神力,镇在上面,同时建七层宝塔一座,以为全真法师真身遮光拦雨,以护其真身,永远镇住恶龙。而前来朝佛的信男信女,为了多积功德,也常捐钱购置铁链,扔入洞中,以锁恶龙,以至今日人们靠近宝塔侧耳细听,还能听出哐当哐当的声音,那就是恶龙想挣脱铁链而发出的声音,不过,有全真法师在上,它就是挣脱了铁链,也不敢出来,否则,镇龙宝塔就将化成响雷将它劈成粉身碎骨!
妙明塔难道真是这样用来镇妖龙的吗?当然不是!
该塔建于宋元祐七年(1092年),塔基下确实为湘山寺始祖全真和尚(俗称寿佛爷)之藏骸,但塔下所谓的龙,不过是人们流传下来的一个美丽传说而已。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