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问湖是赛城湖和八里湖的古称。八里湖原名鹤问湖,一个优雅而古老的名字,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人文历史。它像少女多情的明眸,将美丽的九江妆扮得妩媚多姿,碧水盈盈,秋波点点,荡漾着流传千古的动人传说。
15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隐逸诗人、田园诗祖,极具民族个性特色、独特人格魅力,因而历久弥新,愈益享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就是生活在这一片长江之滨,浔阳城郊,庐山西麓的鹤问湖边。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匡扶并且中兴东晋王朝的一代名臣。陶侃出身贫寒,自幼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陶母秉性贤淑,品德高尚,是中国历史上四大贤母之一。按史书记载,陶侃原籍鄱湖(今九江市都昌县境内),成年后随母亲迁居浔阳,在浔阳城郊的鹤塞做了一名最低层的差役谋生。历史记载的陶母“截发延宾”,“剉荐喂马”,“封酢责子”,都是发生在鹤问湖边的一代母范的动人故事。
相传陶侃刚开始在鹤塞做个小差役的时候,非常贫寒,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是原来在鄱湖与陶侃相识的地方官员,来浔阳城公干,顺道探访陶侃,陶侃没有钱备酒肉接待客人,十分为难。陶母见状,不动声色,悄悄外出,将自己十分珍惜的一头乌青长发,断然割下来换些银两,很快买回酒肉,帮儿子接待来宾。到了晚上,家里没有草料喂马,陶母便将自己床上的草席扎碎了帮客人喂马。
这之后,陶侃的这位官员朋友积极在上司面前举荐陶侃,陶侃也逐步提拔做到了浔阳县的官员。一次快过春节前夕,原来鹤塞的小官员给陶侃送了很多鱼来,陶侃忙吩咐下人赶紧把鱼送回家里孝敬母亲,陶母见儿子派人送回来一大堆鱼,觉得儿子孝顺,心里高兴,口里却说,我一个人在家,哪吃得了那么多鱼,花糟了钱。下人不知底细,赶忙回答,鱼不是买来的,没花银两,是鹤塞朋友送的。陶母听了,勃然震怒,对儿子派来送鱼的下人说:你们赶快帮我把鱼拿走,从那拿来,退那里去!给你们老爷说,不把鱼退回去,不要回来过年!
鄱湖宽广,庐山厚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历史上的鹤问湖,正是得名于这样一位名垂千古的母亲。
相传陶侃尚未功成名就,还在浔阳县为官之时,陶母就去世了。陶侃悲痛欲绝,决心择块上等好地来安葬母亲。可是,身穿丧服的陶侃翻了一座又一座山,却没有找到一块中意的风水宝地。一天傍晚,他又来到了湖边。又饥又渴的他捧起湖水猛地喝了一顿。再抬头时,却见一位老者牵着一条水牛站在他的身旁。那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那水牛毛皮闪亮,叫声浑厚。陶侃不由向前,向老者诉说了自己的苦闷,老者手拂长须,缓缓启口:“若求葬母之地,可随此牛而去。”言罢,在水牛的身上轻轻一拍。那牛扬起四蹄,沿着湖岸疾奔而去。陶侃回头,那老者已消失不见,只有一只硕大的白鹤振翅飞起,须臾便飞进云间。
陶侃喜出望外,连忙朝天跪拜:“多谢仙翁相助!”随后,急速追赶那神牛,追了好一段路程。暮色中,依稀看见那牛伏在湖边。走近了,却是一座小山。陶侃登上山顶放眼一望,茅塞顿开。但见湖面辽阔,水波滟潋,天空明净,风光旖旎,自知正是仙翁所赐的一块葬母良地。多日萦绕于心的烦躁顿时荡涤而尽。第二天,陶侃便将母亲葬在此山,并给它取名“牛眠岭”。
说来奇怪,自从陶侃葬母之后,湖面上的白鹤逐渐多起来。它们时而聚集在湖洲上栖息嬉戏,时而张开洁白的翅膀翩翩起舞,古老的湖面上一派盎然生机。
陶侃葬母之后,仕途长进,不久便离开了浔阳县,担任起了执掌帅印,一方诸侯的将军。得益于母亲的教诲,陶侃德才兼备,东征西战,屡立战功,威震江南。一个冬夜,一群被他打败的残军恼羞成怒,得知陶侃是有名的孝子,就偷偷地潜伏在牛眠岭,企图捣毁陶母坟墓。谁知,他们的挖掘声惊醒了沉睡的神牛。神牛一怒之下,咆哮而起,猛地翻了一个身,将那伙毁墓人连同陶母坟墓一起压在了身下。平息了嘈杂声,神牛甩甩尾巴,又睡着了。
这一睡不要紧,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陶侃踏遍牛眠岭,也没有找到母亲的坟墓。对着茫茫的湖水,他失声痛哭。泪水流进湖里,感动了湖上的白鹤。那些白鹤顿时群飞而起,扑腾的翅膀遮住了整个湖面,它们发出一声声“啊——啊—啊—”的呼喊,似乎向湖水一遍遍地询问:“湖水啊,湖水,你可知道陶母墓的去处……”
湖水茫茫,没有回音。
陶侃问鹤葬母,白鹤追寻陶母墓的美好传说感动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于是,人们把庐山西麓这片陶母迁居而后安葬于此,陶侃过从而后留下一脉子孙聚居于此,陶渊明诞生并且安眠于此的美丽湖泊称之为“鹤问湖”。
数百年后,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岳飞,驻军江州,也是把九江选择作为第二故乡,在靠近鹤问湖边的山坡上安葬了他的母亲——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母亲。鹤问湖何其有幸!承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分流再造湖泊的余荫,蒙千古名将,千古贤母的过从眷顾。明净湖水,见证,映照过两位千古名将戎马生涯的倥惚身影,苍翠青山,安息,传承着两位千古贤母的不朽灵魂。
明净的鹤问湖安息着两位千古贤母的不朽灵魂。一个鹤问湖,容纳了中国历史上四大贤母中的两个,足见其伟大胸襟。
今天的鹤问湖,经过历史变迁,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两湖水土,不仅是历尽沧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人间乐园,而且也是大自然的飞鸟们向往栖息的天堂。
环湖地带丘垄相围,自然植被葱郁,空气清新,视野通透,且有庐山为背景,形成景观的多层次与纵深,是经济利用价值很高的理想风景旅游资源。八里湖、赛城湖环湖地区成了建设旅游、渡假、休闲,适宜人居,打造城市特色的最佳场所。为了增添“碧水绿岸、亲近自然”的港口城市魅力,努力争创山水清远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市委提出“环绕八里湖,建设新九江”的战略构想,环八里湖开发出综合工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仓储物流业区、商业金融服务业区和生态园区,将八里湖地区城区面积扩大到72平方公里,形成“城在水边、山在窗前、水在城中、山水相依”的新格局。登高远眺,巧着新妆的八里湖,宛若一颗璀璨夺目的城市明珠。
而向西扩展,连接九江县、瑞昌市的赛城湖,就像是一根绿色的飘带。湖内水草丰茂,有着大量的鱼类和淡水生物,这些都是候鸟们最喜欢的食物。每年进入冬季后,随着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首批候鸟乘风而至,各种候鸟于11月中旬陆续飞来,翌年1月,冬候鸟大量集群,形成两湖闸口、雪湖、城港三块聚集区,3月中旬,随着暖湿空气北压,候鸟陆续结群北迁,到黑龙江流域和西伯利亚地区繁殖。
如今,这里已建成赛城湖冬候鸟保护区。根据近几年冬候鸟调查显示,赛城湖冬候鸟保护区内分布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5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小天鹅、白琵鹭、白额雁、白枕鹤等2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7种,而雁类、鸭类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群数量则更加可观。每到冬天,湖区万鸟翔集,林间鸟影婆娑,莺歌燕语,娇音婉转,是游客们驻足观光的好去处。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