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号神农氏。炎帝的名号,有不同的说法。《白虎通·五行》有言:“炎帝者,太阳也。”这样看来,炎帝也就是传说中的太阳神。小司马氏《三皇本纪》则说:“(神农氏)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认为炎帝是给那些掌管火的人施加的封号。其实,古人心目中太阳就是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所以,太阳和火本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炎帝之名,当与火密切相关。《三皇本纪》、《尚书大传》、《风俗通义》等文献都一致将他推举为“三皇”之一,神农氏和伏羲、女娲一样,都为早期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追忆炎帝的故事。
和伏羲、女娲相比,神农的身世要清楚一些。我们知道他的父亲叫少典。少典是原始社会时期有熊部落的首领,后人有的称之为有熊国。因此少典也常被称作有熊国国君。
少典有个妻子,名叫女登。有一天,女登出游,被神龙绕身,后来竟因此受孕并生下一个孩子。当然,这只是上古时期,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感生神话中的一则,并不足信。
传说女登的这个孩子落生时日月增辉,兆祥年瑞。这一切奇异的现象似乎都昭示了这个孩子将来的不凡。
果然,他降生后三天能言,五天能走路,七天就长齐了牙齿,三岁时能种植五谷,七岁时已经能领兵作战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教民稼穑尝百草的神农氏。(事见《三皇本纪》)据说他刚诞生下来,在他诞生地的周围,完全不需要半点人力,自然就涌现了九眼井,而且这九眼井的水还是彼此相连的,若是汲取其中一眼井的水,其它八眼井的水都会波动起来。(《水经注.漻水》云:“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
尽管这个孩子天赋异禀,但少典却很不喜欢他。不仅因为他是女登感神龙而生,还因为他的相貌奇怪丑陋——人身牛首。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三皇”的另外两个人物——伏羲和女娲。他们也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这种形象上的趋同性当看做是远古时期图腾文化的印迹吧。
总之,少典不喜欢这个孩子,所以后来就让他和他的母亲寄居于“姜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南部地区,(见《水经.渭水注》)他也因长居于姜水而为姜姓。后来炎帝又随着母亲移居于烈山,故号烈山氏。长大后,他教民“艺种五谷”,使得百姓得以丰衣足食,故又被称为神农氏。
粪箕,竹子或柳条编的,当年在合肥农村很常见,属于农家必备之物。与粪箕作伴的,还有一个撮粪的铲子,俗名比较难听,叫“屎刮”。儿时,我去外婆家,与表兄弟们玩耍,就可以在院子角落看见粪箕,屎刮紧紧挨着它,亲...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
老人过寿法门有哪些1、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60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恰好从县城中心穿过,这里被称为“回归之城”,“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北回归线穿城而过,造就了奇特的北回归线文化...
在北京市朝阳门外,有一条神路街,这条街南起日坛公园,北至东岳庙,它的名字颇具神话色彩,相传是东岳大帝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东岳大帝在民间传说中是主管世间一切生物出生大权的神灵。明清两代,每年农历...
相传女娲之女降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女娲忌其饿坏,故取名娥娘。不吵不闹,沉睡不止,却不见生长。女娲深忧,盘古送来绿罗裙茶,劝慰道:“初闻绿罗裙,神长一百天。再闻绿罗裙,一生得平安。”女娲将绿罗裙茶放...
每个人身上都有体毛,体毛的作用很多,最大的就是抵御细菌。虽说人和动物都含有体毛,但是人类不像动物那样体毛长而密集,但是总会出现几个特例,比如下面的这位世界上体毛最长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猿人呢。下面...
泊莲寺又名泊莲禅寺,位于河北省泊头市肖圈村,建于2005年。泊头河北省的鸭梨、 金丝小枣之乡;西靠古运河,北临沧州,南依吴桥,(杂技之乡)东屏京沪铁路。泊莲寺的兴建,是为满足本地区的广大信众的愿望,提...
在梅山师教的请神科典里,各种神仙或列聖的名号都能在各种古代书籍或电视戏剧中见到他们的身影,唯独张五郎祖师例外。而有关张五郎祖师的传奇故事,在各佛、道、师教的师傅中间和民间社会底层,却不论老少妇孺皆耳熟...
“跳布扎”俗称“跳鬼”,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前后举行,是五台山黄教的重要法事活动。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年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在活动前一天,寺内喇嘛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