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鞋溪隶属于潮砥镇,是乌江岸上的一道奇观。两岸山岭高耸,绵延起伏,只见溪水从两山壁间数百仞高的沟壑中破石曲折而下,越过十九级高宽不等的陡壁,直泻乌江,形成一道十九个奇特的瀑布群,银瀑飞洒,层层叠挂,溅起一串串乳雾,层层轻飞漫舞,尤如珍珠散落,那飘袅的白烟更像投入溪口潭中的土家村姑,她随着隆隆的瀑声,有节奏地临空起舞,羞涩中藏着几分媚态,柔媚中又显坚挺,格外惹人怜爱。为什么叫“埋鞋溪”呢?这里流传一则神奇美丽的传说。
相传,清代时吴三桂反清兵败,其残部数百人来到溪岸上,时逢滂沱大雨,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被困溪边,只好临时扎营待渡。正当吴兵饥饿疲惫进入梦乡时,突然看见山道上一位头戴绣花帕,身穿月白布绣花镶边排子衣,脚踏浅底绣花鞋,手挎绣花帕盖着的竹编花篮,长得眉清目秀,质朴大方走来的土家村姑。吴兵问她何处去,村姑说给老爹送饭去,吴兵正饿得发慌,听讲有饭,就去抢饭篮子,村姑巧妙躲开,笑容满面地说各位军爷,如果要吃饭,我就每人分一碗,但不准拥抢。于是领头的命令队伍列队,由村姑逐一装饭。只见村姑动作麻利地给各位官兵装饭,往返3次,数百人每人都得3碗。开始官兵们只顾吃饭,没有细加考虑,3碗饭下肚后才猛然想到,村姑的饭篮子内的饭为什么总是吃不完掏不尽呢?于是要抓村姑、抢饭篮子,村姑一听要抓她,扭头往溪口跑。
吴兵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乌江边,村姑见前面无路可逃,于是纵身往乌江中跳去,追兵扑上去伸手一抓,只抓到村姑一只绣花鞋。吴兵认为这是仙女下凡搭救,于是,全体官兵在江边跪下叩谢,并将绣花鞋埋在潭边,立誓将来大业功成,定要塑尊仙姑神像祭祀。
后人真在此建起了仙姑庙。现存基台、灶台、仙坐、石磨、石墙可佐证。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
朱苦拉村位于楚雄、大理、丽江三个州市的交界地,是宾川县平川镇渔泡江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朱苦拉”彝语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老百姓称进入朱苦拉的路有“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
一座城市,一个村庄,因为出现过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有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声名远扬。新泉也不例外,新泉是因为1929年6月红四军的“新泉休整”时,毛泽东在建军思想、建军原则等新型军队建设问题上开始...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
东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西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
郑成功率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组织大批汉族军民开拓台湾,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因为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其间台湾地区官方建立延...
每年农历六月二日就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吃虫节,过吃虫节时,家家都要买肉置酒,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田里捉虫,捉完虫之后带回家里做成各种应时小吃,与酒肉一起同食。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
埋鞋溪隶属于潮砥镇,是乌江岸上的一道奇观。两岸山岭高耸,绵延起伏,只见溪水从两山壁间数百仞高的沟壑中破石曲折而下,越过十九级高宽不等的陡壁,直泻乌江,形成一道十九个奇特的瀑布群,银瀑飞洒,层层叠挂,溅...
蚌埠市市花——月季花1983年9月29日,蚌埠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会议决定,雪松和中槐为蚌埠市市树,月季花为蚌埠市市花。月季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瘦客。 月季为有刺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