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端,东北邻开平市,境内拥有“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七星坑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面积1698.4平方公里。2010年居住户籍人口50多万人,旅居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50多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
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恩平大田摩崖石刻《平傜记》”碑文和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恩平县志》记载,随着中原汉人南迁,中原文化逐渐扎根在恩平大地上,酿造了恩平民歌产生的土壤,明成化年间,在恩平民间开始兴起一种诗与歌相结合的清唱体,表达人们的情感和诉求,这种清唱体就是恩平民歌的雏形。在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恩平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对恩平民歌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出地方风味浓郁的劳动民歌、仪式民歌和生活民歌,包括花笺歌、夹房歌、牧歌、舞春牛歌、莲花歌、摇钱树歌、喊三国、螃蟹歌、收旧歌、童谣等十多个歌种,用于借景喻志、托事言情、感叹世态、针砭时弊、劝人从善、反映时政等。经过公社化、文革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的民歌改革,颂扬社会进步、反映人间真善美成为恩平民歌的主旋律。恩平民歌活动是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 “广、特、变、美”的基本特征,是恩平人民言情达志,交流沟通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恩平民歌是维系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激发其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具有重大的作用,具有标杆性的文化身份认同意义和较高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恩平民歌500多年来历久不衰,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恩平侨乡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恩平民歌与中原文化有着血脉关联。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恩平大田摩崖石刻《平傜记》”碑文和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恩平县志》记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隋唐时代)以前,恩平地区便居住着南越、瑶族、僮族人,至唐宋期间(公元九百年至一千二百年),中原的汉人大规模南迁,聚居在四邑地区(今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随着生活习俗的渐渐融合,南越人逐渐被汉人同化了,后经几次民族纷争,瑶族、僮族人被挤离恩平,恩平地区的居民遂全部汉化。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从中原南迁至恩平的汉人把他们的农耕方式和技术,结合恩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在劳动生产中,中原文化随之开枝散叶,形成了恩平民歌产生的文化土壤。
现在流传的恩平民歌中,仍保留有中原民歌的基本风格。如恩平民歌中的《喊三国》(见附录一:《十万王兵逞英雄》),它是一种猜枚歌,每句都以“三国呀”开头,以三国故事为内容,其演唱动作、语调等风格与中原猜枚、行酒令风格几无二致;《山乡风云》(1979年,峨影)电影插曲是恩平夹房歌,为了适应大众,黄锦陪采用广州话谱曲并演唱,据他考证和《恩平文史》等资料显示,恩平夹房歌来源于瑶族的“耍堂歌”,旋律基调与陕北民歌很相近。
恩平民歌起源于明成化年间,由单一的清唱体发展到十多个歌种。据《恩平县志》(清道光五年)、《恩平文史》(1983年11月,创刊号;1995年3月第三十期)、《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东卷·恩平县资料本》(1987年12月)等资料记载,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在恩平民间开始兴起使用一种诗与歌相结合的清唱体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述说人间的悲欢离合,这种清唱体就是恩平民歌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恩平劳动人民对恩平民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断加以发展,创造出花笺歌、夹房歌(又名闹房歌、新娘歌)、牧歌(又名睇牛歌,睇牛是放牛的意思)、舞春牛歌、莲花歌、摇钱树歌、喊三国、螃蟹歌、收旧歌、童谣等十多种,还有邻县流入的卖鸡调、禾楼歌、咸水歌等。恩平民歌以丰富的语言,朴实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风格,广泛流传于恩平民间,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恩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历史的变迁。如《情郎爱妹妹爱郎》(见附录二)是一首流传至今、恩平人爱唱爱听的爱情夹房歌;《检棯歌》(见附录三)是牧童放牛时在山上斗唱、充满童趣的牧歌;根据三国故事撰写的花笺歌《三国志》,是在新郎新娘洞房之前宾客饮酒猜拳对唱助兴的,歌声轻松愉快。据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的恩平民歌古曲目超过300首(篇)。
亚洲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世界美术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壁画艺术的成就,彰显了东方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日本、印度、两伊及东南亚、中亚等国,每...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