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是用蔗糖糖浆为料,以勺盛浆为笔淋于石板上成型的糖食。观之,千姿百态、玲珑剔透,金光闪耀;食之,酥脆甜香,回味久长。是鹤庆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
糖画的制作工艺,首先讲究的技艺是熬糖。即把加工好的蔗糖放进小铜锅中,下边用炭火加温液化。熬糖讲究火候,是显示艺人功夫的手段。糖浆要溶成酽米汤状的糖稀,稀了不能“绘画”,酽了难以“绘画”。要掌握熬成“拉浆成丝、滴浆壘迭”的程度。
糖熬好了,便可“作画”。“作画”分为滴铸、拓铸、吹拼三种工艺。
滴铸“作画”,用勺盛熬好的糖浆,信手将其滴绘在光滑的石板上,凭兴巧绘成各种有趣的小动物、花卉、玩具等图案。再粘上竹签,拿在手中,边观赏,边品尝。
拓铸“作画”,首先在选好的墨石或大理石石板上,雕出各种造型作为糖模。再把熬好的糖浆徐徐注入糖模中,糖浆一接触到石模,就会渐渐凝固。糖浆如线一直注满糖模后,趁其未完全凝固之际,将竹签粘于画上。待完全凝固后,从糖模中连糖带签一同取出,一件糖线勾描的作品即成。
吹拼“作画”,又称吹糖人。先将加热变软的糖浆滴迭成“饼”,制成“泡模”,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往“泡模”中吹气。吹气的同时,用手将“糖模”轻轻扭拉成所需造型,即成壁薄、中空,表面丰满光润的糖泡。再在糖泡上用“滴铸”工艺,配以“配景”,便成为一幅幅别有情趣的佳作。
据口述资料介绍,鹤庆糖画出现于明朝初洪武年间。此时,明军及中原民众戍屯入滇,将中原文化及其一些工艺及生产技能同时带进戍屯之地,糖画这种民间工艺,便在这时传入鹤庆。经历代鹤庆艺人的实践、再创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
历史上鹤庆较有名气的糖画艺人有刘糖人、牟糖人和清末至民国年间的陈真、陈宝元、老湖。他们的糖画,各怀绝技,独树一帜。
陈真,为清末时期鹤庆糖画名艺人。家中开个糕点铺,兼营糖画工艺。他长于拓铸技艺,工夫十分了得。他“画”的内容题材十分广泛,除传统的戏剧人物外,还有民间喜欢的吉祥文化图谱如龙、凤、鹿、麒麟、鲤鱼、石榴、莲、佛手等。“画”幅有大有小,小者有黄豆粒大小的蟋蟀造型,形态逼真,须、足皆全。大者有一平米大小的屏画,上“绘”水浒中的108将,造型各异,面貌互不雷同,人物布局得当,配景层次分明,称之绝作。
陈真的另一手绝活,是糖塑工艺,即将画作加工成立体造型。用于祭祀和祝寿的摆供。其代表作有《龙凤寿烛》——一支硕大的大红烛上,用滴铸作画工艺把烛装饰。烛之顶部,是一只轻抖双翅、欲展翅腾飞的金凤。烛身缠绕着一条张牙舞爪、穿游在五色祥云中的金龙。烛谐音祝,借其糖塑祝主人龙凤呈祥。另外,他制作的糖塑画屏,亦展示了他卓绝的糖塑工艺技能。如八仙庆寿和三星拱照屏———先以拓铸工艺拓铸出背景画面,再在画面预先设计好的部位,用吹拼工艺装置上八仙或福、禄、寿三星的造型。再作些点缀装饰,便合成为一幅幅工艺卓绝、气势恢宏的画屏。
陈宝元,系陈真的大女婿,是民国时期至建国后这个时段的又一糖画名艺人。他得岳父真传,长于滴铸工艺,作品亦多获赞誉。他滴铸的糖画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多与本地民风民俗及现实生活相关,能“绘制”数百种造型。其作品的特点是造型醒目、色彩和谐、物生动态。
义乌双林寺位于义乌佛堂镇云黄山,该寺建于南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由达摩勘基、梁武帝敕建,佛教居士傅大士开创。历经15个世纪,以规模宏大,高僧辈出而名扬中外。北宋时有僧舍1200余间,僧尼2000...
送子龙赴吉州掾宋 陆游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
成都人历来称办丧事为“打丧火”。旧时,打丧火分小三天或大三天,视各自情况定,办丧事的过程,都要经历“备后事、送终、设灵堂、打丧火、烧七、除服”等。父母进入衰年,子女要为其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
《白虎通义》云:丧(sàng)者,亡也。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既然人活着要遵循礼制,那么人死后也应当遵循礼制,即使现世的人是再也见不到死去的人了。人死之后的礼制,就...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
犹太人爱吃豆子。雅各就是用红豆汤换得了以扫的长子名分和特权。犹太人的主食是饼,有用小麦面做的,也有用大麦面做的,后者一般为贫困者食用。由于饼在犹太人的食物中占头等地位,所以常被视为“生命线”。他们吃饼...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
古代元旦不同于我们今天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名元日、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元春等等。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大年初一,这个一年中最为重要的...
春联,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候,春联是刻在门庭木椽或石柱上的,也有的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后来又用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到汉代时,随着纸张的出现,人们又将春联写在纸上,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春联看...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