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王母娘娘蟠桃会上,观音菩萨和众仙人比试弹天柱,指破血滴井中,被福建古田县临水中村陈昌之妻葛氏所食而怀孕,临盆时异香盈室,取名靖姑,也叫进姑。又因是十四日夜出生,故俗名十四。观音菩萨有两根白发误失,落入凡间化为白蛇精残害生灵。陈昌家传茅山法,乡人央陈出来为民除害,陈因身患背疽难以成行,遣二子法通、三子法清去降蛇妖,不料法通不慎被蛇精吞食,法清幸免于难而逃回。当时靖姑才十七岁,为了报兄仇,立誓上庐山学法。功成归来时,途径温州、瑞安、平阳等地,沿途收妖捉怪,为民除害。后闻白蛇精在福建危害良民百姓。靖姑在白蛇洞前建法堂,布庐山正法,斩白蛇为三段,蛇精化作女子逃遁。某年大旱,禾苗枯萎,陈靖姑此时已怀孕三个月,便脱胎陈府,前往祈雨。结果天降甘霖,施泽万民。此时,白蛇乔装靖姑回府,盗胎食之。靖姑驾云而归,怒追蛇精,白蛇逃入临水洞中,靖姑坐压蛇头,令其永不能出洞。最终靖姑因患疾,坐蛇头而死,年仅廿四岁。
二说:相传唐代中叶,有白蛇修炼成精,颇有道行,占据古田县临水村的灵气洞穴,伤害黎民百姓,威逼乡民为它立庙,更要乡民每年重阳节送童男童女二人作祭礼,百姓苦不堪言。适逢观音大士到南海赴会,经过福建,观人间妖气冲天,掐指一算得知白蛇作孽,便剪一段指甲化作一道豪光,冲入临水村陈昌家向葛氏夫人投胎。唐大历元年正月十四,葛氏生下一女,取名陈十四。其兄法通曾得异人传授瑜迦大法,颇有法力,神通三界。当地百姓恳请法通铲除蛇妖,因其弟法清酒醉写错文,以致法通作法时,没有神兵神将接应,而被妖蛇毒气所伤,幸有瑜仙显灵,施法相救。
陈十四时年十七岁,痛恨妖蛇为害,涂炭生灵,遂下决心,前往庐山学法。功成,以法术打破蛇洞,救出兄长法通,把白蛇精斩为三段,为民除了大害,不料斩断的妖蛇仍飞往他地继续作恶害人,靖姑发誓:“汝能布恶,吾能行香普救”,可见陈靖姑立志诛蛇除妖的决心之大之坚。
关于陈靖姑助产的传说,主要也有二种:其一为徐翁之媳助道。建宁有一个叫徐清叟的老人,他儿媳难产,怀孕十七个月仍然未分娩,急坏了一家人。陈靖姑去看望产妇,神眼一看,便知产妇受妖蛇的蛊害。她当即作法,消除蛊害,使产妇转危为安,徐翁大喜。徐清叟实有其人,系南宋宁宗嘉定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
其二为唐朝皇后助产。唐皇后分娩艰难,百法莫解,危在旦夕,皇帝十分着急。陈靖姑得知后,化身变成一个助产婆,来到皇宫,施法力帮助皇后顺利安然地产下皇子,母子得以平安。皇帝龙心大喜,当即下谕旨,敕封陈靖姑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懿大奶夫人”,建庙于古田县,定时祭祀。由此,陈靖姑名声大扬。她“关爱童男童女,助生护幼”,受到人们的爱戴。
助产神陈靖姑的主庙是福建古田县东大桥镇中村的临水宫,是全国最大的顺懿夫人庙。传说唐德宗时期,闽北浙南诸县时有旱灾,陈靖姑为民奋然向天祈雨,果得甘霖,造福于民。宋代蜀地瘟疫流行,靖姑降玉布施药饵与民治病,解民危难,被救者众多。
因陈靖姑有功于社稷和黎民,自宋代起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宋代封之“陈十四娘娘”、“临水夫人”、“顺懿夫人”。南宋理宗敕封她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元、明、清诸朝帝王也均有封赠:“顺懿元君”、“齐天圣母”、“太阴圣母”等,以致陈靖姑“头衔”甚多。因有只有陈十四娘娘既通俗又好叫,所以老百姓还是称她“陈十四娘娘”。
陈十四娘娘的信俗,始自唐朝,到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