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路灯”说有如不开路,亡者阴魂在阴间不能行走,开路有大开路和小开路之分。大开路:请道士六人,吹吹打打一到六天,用石灰画一条黄河形的河,钉108个竹桩,桩高三尺三寸,用绳牵着,牵成十八扇“地狱门”,道士领孝子等在“地狱门”穿来穿去,念念有词,意思是把亡者阴魂从地狱接回家,此为开黄河头子。小开路:一个道士唱调子,设灵,开五方:东方曰青帝,南方曰赤帝,西方曰白帝,北方曰黑帝,中央曰黄帝。招亡后开路虞灵,祭三牲酒醴、茶饭。行儒教,则请“儒生(又叫礼生)”喊设灵礼(招灵、立幡),招魂礼、开方礼。开方礼分大开方和小开方。大开方喊“五方礼”;小开方喊一堂礼,内告文公、福神、司命、门丞、户慰,外告大王土地,城隍菩萨。
请和尚“念经”,“拜忏”,称做“佛事”。念经每日五次,亡人是女的念“血盘经”,每念一次有二十五卷。“拜忏”每天四次,念一“忏”,拜一“忏”。亡人是男的则念“度人经”,“救苦经”,开场目录:太上慈悲、“三元灭罪”、“水忏”救苦(上、中、下三卷)、往生法忏、交忏。内容大意是为亡人“解劫”、“赎罪”,设三牲酒醴谢阎王,请阎王大人莫见小怪。除“念经”、“拜忏”外,还要“请水”、“破地狱”、“接亡”。做“佛事”禁吃荤、吃豆腐蔬菜,故名为吃“豆腐肉”,佛事毕方解禁吃荤。
做“道场”则请道士答司命、读文、设台(大王土地、天地水阳),请菩萨(道士请其本坛的师祖、老少宗师)、请始祖(通天教主、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写招魂牌:用白纸写上亡者的名字,烧香烛、纸钱、置茶、酒,名字两边写“脱黑牢之苦,乘白马之攻”对联一幅。道场毕,要设三牲酒醴送菩萨,还要用婆娑(用黄纸剪成的纸衣)血饭赈济孤魂野鬼,意在安抚,不致捣乱,名曰“赈孤”。
行“儒教”,则请礼宾(又称礼生、儒生),每天朝、中、夕喊三堂礼,既喊礼,又读文,实际叫“餐敬”有行三五天者,不禁举,且举主也与“道”、“佛”全非。
“接三”:谓人死后第三天,亡魂到了阴曹地府的望乡台,要烧车马银箱给死者送去,叫“接三”。
“化屋”:烧灵屋。在佛事或道场完毕的当天下午,将纸马公扎的灵屋抬到预先修好的“屋基上为化,让魂有所依”烧灵屋前要开光奠灵,孝子亲眷跪伏于前,还要写“火票”一张,写明财包只数,冥屋一栋,地基一方、香油一股、三牲酒醴,向亡者交待,灵屋是陪葬之物,内陈设各种家具,(现人则有扎彩电、冰箱、洗衣机、安装电灯的),外有花园、池塘、担水打杂的家人等。灵屋的门联一般是“启眼好似神仙屋,原来却是自家门”。此外,还有加烧顶马和纸箱子的,纸箱内搁的冥钱和纸作的金、银、锭一类东西。子之血,点某之灵——精神贯注,血脉通流。主位牌由两块小长方形木板缝合,上面一块稍短,下面一块稍长。先点内涵,后点封面,加黑盖血,赞词:“赫赫厥词,濯濯厥灵,绵绵瓜蛰蛰子孙”。点主(象)后献花,献花词曰:春有桃花香风送,夏有荷花满池塘,秋有丹桂枝枝茂,冬有腊梅对雪生。
“题象”:用长子或长孙之血,在“象”字上的“勹”上点上血点,“题象”是反问,从西向东喊题向礼、摆三牲酒醴,到户外把象给长子,赞词:“今日良辰,点象为人,了孙有庆,百世昌荣”。入西序:响香赞词(浪淘沙):“东序坐精良,气象光昌,工题遗像慨而慷,举案洪题现已毕,百世荣昌”读东序文。贺象,所有亲属,给象磕头,长子捧象至灵座安象,喊安灵礼。
“点主”是旧殡葬俗中最庄重的,在“主位牌子”里面一块灵牌上记上了亡者出生的时间,地点和逝世的时间、安葬地点及山向等。点主是要认真回想亡者生前的神态,所以要请亡者生前的好友来点,有钱人则请“名流”点。做法官的不能点主,因他常用笔勾决犯人。点主仪式十分隆重,点主官两边需陪主官各一人,孝子脱去孝衣,穿孝服,面对灵柩高书案,迎点主官入座。点主毕,孝子捧上供案,磕头。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