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官治黄有功 荣归故里留蟒袍
据《林氏族谱》记载,奉政大夫第为林适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建。林适中,字权先,号敬亭,和平安坳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殁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20-1795)。乾隆四十年选授河南舞阳县知县,历任滑县知县、开封通判、南阳府同知和河南省丁酉科(1777年)乡试同考官等职。他在河南任职期间,因修水利、救济灾民和治理黄河有功,被朝廷诰封为奉政大夫,官居正五品。
奉政大夫第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前低后高,整体布局为椭圆形,长95米,宽55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七间布局。每“进”夹一天井,砖石墙,木架梁。凹肚门楼式大门,门额嵌一麻石匾,阳刻楷书“余庆楼”3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正厅、中厅装饰有华丽的屏风,栋桁均浮雕有花鸟鱼等。次间天井中一株粗壮的苏铁,相传是林适中手植,至今枝繁叶茂,据说每年开花。
官袍以石青色绸缎为主要面料,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红褐色光泽。左腋下有一衣带,斜衩处缀圆形镂空小铜纽扣,周身密布金绣图案,前后均有3条五爪金龙,两肩亦各有一条,共8条。胸前和背部的龙,首向正面,头部左右对称,双目圆睁,正视前方,蜿蜒而坐(据民间称,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清朝官袍通称为蟒袍,蟒与龙以爪区分,其余形、神无大异)。
此官袍还绣有祥云、金菊、蝙蝠等图案,下端衣摆处绣有海浪,中有三山。官服下摆左右各有开衩。龙鳞及其它图案均以金黄色或蓝色线绣成,层层叠叠,甚是密厚,颜色逐层过渡,层次分明清晰,虽历经两百年风霜,仍如新绣一般。据悉,清朝的官服多有讲究,线外包金银的叫做平金绣,在夏服上用的叫戳纱绣,只用彩线而线外不包金银的叫彩绣。
据说,当年奉政大夫第建成后,有人上告朝廷,称林适中建房逾制,后朝廷派人调查,证实其并未逾制。林适中任官近20年,任职期间,朝廷每年拨3万两白银给他用于整修黄河水利。在其任职期间,负责河段未发生过决堤事故,曾受朝廷嘉奖,乾隆曾赐“皇恩叠赐”匾,此匾于“文革”时被毁,而官袍被收藏起来,幸免于难。
官袍官阶不一致 是否特赐尚未知
据史料介绍,清朝时的蟒袍为王公大臣及各级官员杂役最常穿的礼服,行制、文饰均同龙袍。据《大清会典》颁布的有关规定,蟒袍分四个等级:一、亲王、郡王、文武一品、二品除特赐穿金黄色者,蟒袍一律用蓝色或石青色,片金边缘、通绣四爪蟒九条。特赐五爪蟒者除外。二、贝勒、贝子、奉国将军、文武三品、一等侍卫蟒袍准用石青、蓝色片金缘,绣四爪蟒九条。三、奉恩将军、文武四品至六品官、二等侍卫为一等级,可着四爪蟒八条。四、文武七品至九品官着“过肩蟒”纹,全身共绣五蟒。
照此规定,林适中时为正五品官员,“可着四爪蟒八条”。可笔者发现,官袍上的“蟒”均清晰地显示出“五爪”,五爪蟒袍只有“特赐”者方能着之。可是,在有限的史料记载中,并未见林适中被“特赐”的只语片言。
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学术论文里提及的一件清朝官袍与这里发现的官袍非常相似。文中说“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清朝乾隆皇帝赐给云南车里宣慰使的官服。按照民间‘五爪龙、四爪蟒’的通称,这件龙褂前后两肩各绣之物皆为五爪,当属龙纹之列。且此龙褂绣四龙,龙首面向正面,头部左右对称,双目圆睁,正视前方,蜿蜒而坐,被称作坐龙,是龙纹中最为尊贵的纹饰。”
该文还称:“按照清代服饰定制,龙袍只限于皇帝、皇太子穿用,而皇子也只能穿龙褂。五爪龙缎、金绣等都在官民禁止穿用之列,大臣官员有特赐五爪龙衣服及缎匹。四开衩的衣裾,宗室才可穿用,其他官吏士庶只能穿二开衩的衣式。团龙褂非奉上赐不得用五爪龙团花、四团龙,唯诸王有特赐正龙者才许使用。
据此,从和平发现的龙褂通身遍布金绣、四团五爪正龙图案以及四开裾样式等方面的特征来考证,此官袍不失为一件珍品。那么,这件官袍是不是非林适中所着?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除林适中外,该家族尚未出过另一位比五品更大的官员。照此推测,如果在安坳发现的这件官袍的确是林适中所有,那么只能是因为他治黄有功而“奉上特赐”的。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28分,北纬37度32分至38度5分。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三台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
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庙会。每年仲春二月。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期间每天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圣,最多时一天可达40万人,这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会”...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 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 、踢毽子、荡...
八宝亭是宝应最大的文化地标,如同虎丘之于苏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每个在宝应的人,不去八宝亭看一看,着实遗憾。今天大家去的最多的八宝亭,是纵棹园内的八宝亭,修建于1983年,已然是一座园林景观。而历史...
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说饮食文化,可见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食礼便是表现饮食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常识,你可以不去遵守,但是不要忘了,不然会使当地人感到不愉快。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