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死者逢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辞世。死后七天逢七之日叫“撞死”,民间认为丧家会闹“风煞”。是日,家人和共屋的邻居要一早离家出外“避煞”,午后才能回来。
忌身死异地者尸体进入“厅厦”,只能停尸于屋檐下,或在在屋外搭棚治丧,民间认为“冷尸入屋败到笃(底)”。未成年者夭折身亡,尸体棺柩忌入祠堂。
家人去世,只能说“老了嘞”、“过身嘞”、“归仙嘞”、“百年归家嘞”等,忌讳直接说“死了嘞”。
儿孙到死者外家报丧下跪时,忌外家人扶起;外家吊丧完毕回去时,忌回头跟送行的人打招呼。
居丧期间忌穿红戴绿。
忌讳直接说“棺材”,要改说成“寿材”、“寿长”等。
举丧后七七四十九天,孝子不得理发、修面,谓之“养孝”。
祭拜祖先忌用不带皮的肉、去掉鳞的鱼作为祭品,否则对祖先不恭、不孝。
行人忌讳看见、遭遇出殡的队伍,认为很晦气;如来不及躲避,可多次拍打自己的衣帽破解。
送葬者忌讳回头;葬礼完毕,忌从原路回家,必须绕路,否则有再举丧的不祥之兆。
忌适逢八十一岁死去,因为“九九”意味着数的尽头,预示子孙后代将会走下坡路;可将算盘拆散扔到窗外加以破解。
忌寡妇、产妇参加葬礼。
葬期忌以下“重葬日”: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忌婴幼儿亲眼目睹葬礼、上坟,俗传婴幼儿天灵盖尚未闭合,容易被阴气侵扰而得病。
建新宅宜坐北向南(顺势),忌坐南向北(逆势),俗云“坐北向南,冇食都更轻闲”。
做屋不宜建在塔冢、寺庙、祠社等旧址地,是以求神佑、避鬼祟、图清静、人丁兴旺等。
建房破土动工必择吉日,忌冲犯太岁,尤其忌讳太岁头上动土。忌五月盖新房,俗传五月起新居会使得家人变“光头”(秃头)。
忌讳他家的房子、院墙高于自家,否则就有挡、压自家的“风水”、“财气”、“运气”之嫌。过去,邻里经常发生纠纷,甚至结下世仇,大抵就是因为“风水被挡”的缘故。
忌将厕所建在住宅上首边(左边),不吉利,晦气重。
俗以为各家房屋二门直接相对,双方均不吉利,认为“门户相对,必有一进一退”;尤以门小者更遭其害,谓之“大口吃小口”。
忌建房工匠、师傅在屋宇内暗藏“祟物”(诸如草人、纸人、木偶、头发、兽骨等等之类),据说若上面写上主家姓名、生辰等,或者有意按照一定方位、方式放置,则有损这家家运,甚至连遭横祸,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此乃巫术迷信观念的遗存。
忌房屋大门对街口、巷口、山坑山谷、桥梁、寺庙等,万一无法避免,则要在墙上钉一块画有虎头形像的木牌,上书“泰山石敢当”或“泰山镇邪”等字,以作破解。
灶门忌对着水流来方向和水井,否则叫“逆水灶”,因为水克火,不利家人。
做屋忌说上梁,于都客家方言中“上、丧”谐间,忌讳,故“上梁”称“升梁”。
忌睡觉时头朝窗户和门户。卧室内忌放置扫把,恐招来“扫把星”作祟。忌讳头枕窗台、门槛,否则容易遭来野鬼按住他的头,令人发病、癫痫。床的方向忌与房梁平行,谓之“驮梁”,据说会导致贫穷、凶厄。
忌双脚踩踏灶台或坐在灶台上。忌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等扔进灶膛里。
小年日(腊月二十四)之后,不宜在墙上打钉子,否则有“损丁”凶兆。
忌夜晚梳头、剪指甲、修脚趾,俗传“暗晡”(晚上)梳头会手气差,修剪指甲则令兄弟不和。
忌在路上捡到金银、钞票,可能因此而生病破财。于都民间俗称二次葬为“捡金”,故有所忌讳。
成年男子如在屋外撒尿,一定要到墙角、墙根地方,因为这些场所,神明是不会去的,否则就是大不敬。野外撒尿还有方向忌讳,“早不冲东,晚不冲西;春不冲东,夏不冲南,秋不冲西,冬不冲北”。忌直冲水道孔撒尿,俗传水道孔是“龙口”。忌对着古树、旗杆、大门、烟囱等处撒尿,容易冲犯社公、门神、火神等。
每年夏日初次挂起蚊帐时,忌喧闹和说话。大人挂蚊帐时,往往将孩子驱出屋外,然后默默挂起来。此忌缘于小孩说话声如蚊叫,又怕童言无忌,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来。
忌每天起床后不收帐、不叠被,认为这样会致使家道慢慢衰落。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