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茱萸、饮菊花酒
陕西广大农村,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青翠的茱萸,并且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这已是几千来一直奉行的传统风俗。家中合饮菊花酒,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喝茱萸酒,已成为节日的传统饮料。
重阳节饮菊花酒,是健身的需要。因为菊花是凉性,菊花酒味芳香,有祛风、降火的作用,还可治疗头昏目眩等症状。所以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至今盛行不衰。
重阳节采摘茱萸,亲朋互送,已成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是节前互送茱萸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或有人直接把茱萸插在被送人的大门上,以示节日的祝贺。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能温补肝肾,固精止汗,主治腰酸腿疼、阳萎遗精等症。茱萸的叶子,也叫艾叶,可以用作火罐治疗。所以重阳节赠送茱萸,是一件对人体有益的活动。
登高、旅游
登高、旅游是重阳节一件有意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是受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术的影响,尔后,每年重阳节都有很多人,尤以老年人居多,佩戴装有茱萸的红袋子,并携带菊花酒(或茱萸酒)、各种干粮,到附近的高山或高处地带,远游观光,吃野餐、饮菊花酒或茱萸酒,畅谈《孟嘉落帽》和《白衣送酒》等佳话传说。近年来,重阳节登高、旅游的风俗,似有较广泛地发展,有开展旅游观光活动的和秋季体育活动的,有马拉松赛跑活动等。
雁塔登高
重阳节这天,一些文人学士及群众,喜欢登大雁塔,观看长安城及郊区风光,并想“在此一游,以作纪念。”这种风俗活动在唐代就很盛行,以后沿习成风。唐代长安人于每年重阳节,携酒扶杖,联袂出城,登大雁塔眺远,吟诗弄墨。如天宝十一年(752)诗人岑参登大雁塔吟诗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官。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月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近代的西安人也有承袭古风。在重阳节登大雁塔望远的习惯。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
灵泉寺摩崖塔林位于安阳西25公里灵宝山南麓崖上,位于善应镇南坪村南。因山就势,每层塔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共有塔龛156座,其中40座有塔铭题记。塔龛名称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灵塔、散身塔、碎身塔、...
6月23日剽羊节是云南鹤庆西山区彝族传统节日。这一天太阳落山之后,村中草坪上烧起一大堆柴火,火堆后立一棵三丈高的松树,树上悬挂一只剥了皮、掏去肚杂的绵羊。村里所有猎人,在百步之外用弩箭射羊。谁先射断系...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色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相传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的美味,还因为关于它的美妙的传说故事,不过版本不一样吆,采集这里大...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
徽州人至今还把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分别叫做“初一朝”、“初二朝”、“初三朝”,又因为是过大年,所以总称之为“三朝年”。而把农历正月十八也像过年一样称为“十八朝”的这一流传千百年的专称,现已鲜...
虽然前面介绍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猫》、《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世界是个整体,由多个国家组成。那说到国家,每个国家综合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那你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有哪些吗?下面本站就来为大家介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