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日,徐闻县龙塘镇赤坎仔都在村前的海边举行隆重的奠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独特的场面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
当天早上六点开始,来自该村境的各路游神队伍便开始吹响集结号,旗手队,醒狮队,喇叭队,敲鼓队,抬轿手们趁着天色刚发白的时刻来到牛朝庙的庙宇等待神明。一切准备就绪就从下洋村出发,这时鞭炮开始点燃,鞭炮的响声贯彻寂静的田野,鸟儿拍打着翅膀哗啦啦地从巢穴里飞了出来,蛙虫们呱呱地叫着,锣声鼓声声声入耳,吆喝声、欢笑声声声不息,原先沉寂的海边渔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村民们也早早地在乡道上挂起了鞭炮,一串串的鞭炮在朝阳下闪着金色的光芒,人们互相交谈着,脸上洋溢着幸福。一些小孩三三俩俩地聚在路边放起小鞭炮来,稚嫩的脸红彤彤的似彩霞般。
村民在翘首企盼中期待着祈福编队的到来,当鞭炮声,喇叭声,鼓声渐渐清晰时,村民们都知道,游神的队伍要来了。个个都伸长脖子张望,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个年过四旬的旗袍手陈伯,他手里拿着一枝重5公斤的铁杆,铁钢的顶端特地加工成放单个大鞭炮的炮台,他从背后的袋子里拿出一个鞭炮,放在炮台上固定好,随后点燃鞭炮的导火线,白色的小火花吱吱地响,一声“轰”在天空下炸开。村民接着把鞭炮点了起来,手里拿着烧过的香朝着神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然后把手里的香插到神明的轿子前面的香台上。
旗手们抬着五色的彩旗缓缓走过,接着引来了最让人期待的醒狮队,在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挂起一串鞭炮,鞭炮的顶端绑着蒜苗,香烟,红包。醒狮队每到一户村民的门口,户主即时点燃了鞭炮,醒狮队分成两列围着鞭炮舞了起来,白色的烟雾云绕,仿佛在仙境。
当天上祈福醒狮队伍的活动主要在几个村子里小巷子中举行,祈福农业丰收,国泰民安。中午时分,赤坎村的村民都杀鸡宰鸭宴请亲朋好友,这一天凡是前来赤坎村的游客都会被村民邀请到家中一起进餐的,下午两点半的奠海仪式在赤坎子海边举行,祈福出海平安,鱼虾满仓。此时的海边停泊着一艘艘渔船,每艘船都挂着中国国旗,国旗迎风飘舞。活动还没开始,海边已是人山人海,岸滩上摆着长凳叠成的金字踏,还有八方桌子叠成的金字塔,还有长短不一的木桩,醒狮即将在这些道具上表演。
早上的舞狮的还没看过瘾,下午就是舞狮表演的时间。舞狮常用的基本动作有舐毛、搔瘙、探路、戏水、彩青等20多种,在感情上则以喜、怒、哀、乐、贪、疑、忌、虑、饱、饿、睡、醒为主,步形、步法有四平马、子午马、开合马、骑龙步等20多种。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技艺高超的师傅既能舞出狮子的各种心态,又能把一套的故事情节从高难的舞狮技巧中表现出来。
整个奠海仪式直到下午五时多才结束了,沉浸在欢庆中的村民和游客久久不愿离开……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