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传统节日层出不穷,而以晾晒衣物为主题的节庆,惟红瑶最为独特。
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因女性常穿着色泽红艳的服装而得名,主要聚居于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
六月初六,传说是龙王晒龙袍的日子,也是红瑶除春节以外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晒衣节。
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把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拿出来晾晒,杀毒灭菌去晦气,连片的红衣缀满整个村寨。嫁出去的女儿和出去上门的儿子,也都会在这天挑着酒、鸭子和礼品,带着小孩回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包粽子过大节。
龙胜红瑶妇女服饰色彩鲜艳,绣工精巧,主要体现于上衣。上衣又分为锦衫和花衣。
锦衫厚实,是女子冬天的寒衣。龙胜冬天寒冷,常年雾气缭绕,湿气沉沉,人们便种桑养蚕,拉丝线织成锦衫。缝制时先用棉线为纬线,用蚕丝为经线织成。蚕丝染成红、绿、黑、紫多种颜色,但红色永远是主色。锦衣最基本的花纹是大方形,心灵手巧的瑶家女子不用图样,仅凭经验就能飞针走线在方形里挑绣出凤凰、花鸟等图案来。这种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刺绣图案,用她们的话来说叫“数布眼”。
花衣的花纹图案则比锦衫更丰富多彩。一件花衣,图案由30多种至50多种不等,且各有寓意。图案没有定式,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就绣什么。但上衣后摆下方左右两个形似“老虎爪”的图案,是必不可少的。相传古时,一位瑶族姑娘射虎救了进山巡视的皇帝。皇帝赞赏之余,砍下带血的虎爪当玉玺印在姑娘的衣服上,从此见到皇帝不须下跪。
鲜艳夺目的锦衫、花衣,配以红绿相间的百褶裙和极显稳重精悍的黑绑腿及藏青色、红线边的方圆头巾,具有协调、风雅、高尚的古典美,体现出一个古老民族服饰的审美情趣。红瑶人最隆重的节日与衣服有关,可见瑶服在红瑶人心目中的地位。
通常一套瑶服要织3个月,而要绣一件瑶服则要花上3年时间。红瑶姑娘从13岁就开始学习织布刺绣,到工艺精湛时就悄悄地为自己准备嫁衣。绣嫁衣比制作其他衣裳更加精工细作,胸部和背部都绣上山花怒放、并蒂莲花、双飞蝴蝶、双鹿呈祥,图案十分精巧。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
在晒衣节当天还举行定亲仪式。红瑶的定亲仪式隆重且讲究。准新娘一大早就精心地梳妆打扮一番,在胸前挂上铜片,静候提亲队伍的到来。男方则将铜钱、银元、水果、肉类等放到竹篮里作为聘礼,随女方派来的迎亲姑娘一同回去,一路鞭炮阵阵,喜庆非凡。仪式过后,双方家长一齐举杯畅饮,这门亲事就算定下了。
晒衣节这天,红瑶群众还喜欢邀请各方亲朋好友到寨子做客,载歌载舞欢度节日。上午,瑶族小伙儿奏起唢呐锣鼓,欢迎四方宾客。瑶族妇女们登上吊脚楼,把红黑相间的花衣、锦衫和花裙拿出来晾晒。远远望去,千层天梯下,片片红裙与竹楼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情画。
晒衣节除了晒衣,还有拔河、舂米、锯木、打陀螺、打糍粑、手工纺纱等独具红瑶特色的民俗展示和歌舞表演,特别是对山歌、长鼓舞、跳竹竿、瑶女河边梳洗长发,更让宾客们领略到红瑶独特的原生态文化。
红瑶女子的长发是红瑶的一大特色。她们从小开始留长发,头发长度一般都在1米以上,乌黑亮丽,即使上了年纪依然青丝如云。未婚的红瑶姑娘,头发交叉盘桓平绕在头上,包头巾时要在前额露出棱形。如果当了妈妈,头发则交替盘绕,在额前盘一个发髻,棱形藏在头巾里。有了这头饰上的棱形标志,男女青年交往时就不会找错对象。
晒衣节当天瑶寨不仅白天热闹喜庆,入夜后更是活力无限。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点起数万支火把,犹如一条条火龙呼啸闪动,与梯田上空的烟火交相辉映,让夜景中的瑶寨更加迷人。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习俗。1、赛龙舟习...
元明以来,宫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宫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满天下,流传至今。不过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宫廷菜,主要还是以清朝宫廷菜为主。中国宫廷十大名菜,有御用佛跳墙、黄焖鱼翅、雍亲王府烧鹿筋、爆炒凤舌、...
主要习俗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每逢节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体的、有个人的、家庭的。形式很多。他们用的床单、枕套、帽子、衣服等都有绣花,一般都很精美,...
扶乩(fú jī),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
印度,女人没金鼻钉不出门印度政府近日计划发行“纸金”,也就是让老百姓认购银行里储备的黄金。虽然购买“纸金”并不意味着能将实物黄金拿到手,但印度人还是趋之若骛,充分体现了他们对黄金的喜爱和信赖。金饰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