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拔河这项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运动,其实也来自军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拔河这项活动。不过那时人们拔河不叫“拔河”,叫“钩强”或“牵钩”。根据《墨子·鲁问》中的记载,还是那位搭乘风筝执行侦察任务的鲁班,为楚国制造出了“钩强”。
原来,春秋时期楚、越两国水军交战,“钩强”可用于阻挡或钩住敌船。有了这种兵器,敌船前进时就能阻挡它,敌船后退时就能钩住它,这才帮助楚国水军取得了大胜。但在使用“钩强”时需要大家使出很大的力气,因此在平时训练时就常看到两帮人马“牵钩”的场景。
楚国训练水军时,使用的还是用薄竹片做成的“篾缆”来代替长钩,然后把士兵分成两队,各自执篾缆的一端进行对拉。后来,这个军事项目逐渐流传到民间,“牵钩”也逐渐成为一种习俗。
直到唐朝,“牵钩”才正式得名为“拔河”。拔河不仅在唐朝最为盛行,就连唐玄宗李隆基都是个铁杆“拔河迷”。相传他三番五次到御楼上观看拔河比赛,还曾组织过千人拔河大赛,令前来观看的外国使臣震撼不已。当然,李隆基也不忘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拔河训练,拔河作为习俗也就一直沿袭下来。
清明节人们喜爱拔河,主要是漫长的冬季室外活动少,春暖花开时赶紧出来舒展下筋骨,健体强身。拔河需要全身运动,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真可谓一举两得。
说起来,射柳是我们最陌生的习俗了。这其实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练习射箭技巧的训练。
射柳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祭祀活动时,喜欢将柳枝插于地,策马驰绕。那时候人们通常把柳树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大家再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对这些以骑射为业的游牧民族来说,骑驰之时不射上几箭,确实难解“手头之痒”。
辽朝建立后,射柳习俗也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接触。柳树枝本来就细小柔软,被风一吹更是四处摇摆,要想在马上射中这个“移动靶”,非得有点真功夫才行。通过射柳,确实能检验出一个人骑射技术的精良,这可比百步穿杨简单不了多少。因此,射柳也成为骑兵军事训练的重头戏,《辽史》中也有军营举行射柳大赛的明确记载。
到明朝时,还出现了一种射柳的新玩法。据记载,人们先是把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把葫芦高挂于柳树上,之后弯弓射葫芦让鸽子飞出,最后以鸽子飞出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一直延续到清末。
虽说现如今有些习俗逐渐淡化,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清明时节贴近自然,强身健体,益智怡情,也是一种极好的生活态度。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周代开始至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大地春回的最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居室,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你知道吗,清明节除了祭扫先人,还包括踏青、放风筝...
王府井天主教堂,俗称东堂,又叫圣诺瑟教堂、八面槽教堂。位于王府井大街北端,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耶稣会士在北京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座教堂。天主教王府井教堂又称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
“台湾”这两个字如何来的,据有关史籍资料记载,可谓众说纷纭。事实上,台湾除了有“台湾”的名称之,还有10多个以上的名字。比较具体的有以下几种:第一,早在殷商时代,把台湾称作“岱舆”、“员峤”,把澎湖列...
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其舞姿优美、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称之为中...
花娘寨地处安徽省金寨县,是金寨十大山寨之一,位于关庙乡胭脂村西南角,有石头城门,石头城墙,寨王府遗址,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山寨。山寨里目前仍保存有当年的古建筑,残垣断壁。有南北两个石头城门,石砌城墙约五公...
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波兰人的举止优雅,语言文明,彬彬有礼,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郑重其事一些的称呼。对于男士,波兰人言必称“潘”。对于妇...
青岛市市花——山茶花、月季花1988年3月,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确定雪松为青岛市的市树,山茶(耐冬)、月季为青岛市的市花。山茶(耐冬)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阔叶小乔木、灌木。变种较多,有单瓣、...
杨氏家族鹰神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祭祀的内容和形式齐全,内涵深刻。最明显的是家族和野祭(也叫大神祭)相结合,而且以野祭(祭大神、鹰神)为主,以此为中心统领其他家祭项目。据史书载是在清代时,朝廷明文规定民...
血腥玛丽到酒吧,你有喝过一种名为血腥玛莉的鸡尾酒吗?原来这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一种西方的通灵玩意,很受外国少女欢迎,但带来的后果,却令人毛骨悚然。召唤血腥玛莉如果你希望求助于Bloody Mary的...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