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中要在立春日吃萝卜,吃春卷、春饼,称之为“咬春”。拥有悠久农耕文化的中国,对能够开始播种的春天非常重视,民以食为天,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吃一些新鲜蔬菜如萝卜、韭菜、豆芽等(这些菜包在面饼里就成为春卷、春饼),既顺应春天阳气升发,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咬春”为啥要咬萝卜?首先声明,“咬春”咬的是白萝卜,为啥咬的不是胡萝卜?因为白萝卜出现的早呗,秦汉时期的《尔雅》中就有关于白萝卜的记载,而胡萝卜在元朝时才进入中国。在东汉时期就有了迎春的习俗。
民间习俗认为咬春之后,春天就不会犯困。
其实从中医理论来看,白萝卜药性辛、甘,温。能消食,行气化痰。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里记载:“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脏腑和四季的对应关系中,春天对应肝脏,酸苦甘辛苦五味中,酸味对应肝。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酸味能收敛收涩,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春天应该少吃酸味,多吃辛味食物以生发阳气,多吃甘味食物以防肝的功能太盛,抑制脾胃的运化。白萝卜味辛,辛味有发散、行气的作用,正好顺应春天阳气升发的特点。白萝卜味甘,甘味可调和脾胃,并且白萝卜消食,能够帮助身体清理一个冬天活动少,吃得油腻所导致身体里的废物堆积。所以“咬春”咬萝卜就是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春天要少食酸,多食辛甘的具体体现。
“咬春”光咬萝卜多单调,勤劳勇敢的吃货们远远不满足于此。所以春饼出现了。薄薄的面饼,里面夹着豆芽、韭菜、鸡蛋……你家的春饼夹的啥?
春饼为啥夹豆芽?《本草纲目》这样记载:绿豆芽,甘,平。解酒毒、热毒。李时珍这样称赞豆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初生豆芽洁白鲜嫩,有生发之意,正和春天欣欣向荣之气象相合,吃豆芽又可清热,防止春天阳气升发太过,郁而化热。
春饼为啥夹韭菜?韭菜又名起阳草,药性辛温,能温暖脾胃,补虚壮阳。中医有阴阳理论,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就像城市边的发电厂,电厂电力不足,则城市秩序出现问题。人体阳气不足,功能则出现衰退。补阳的药物著名的有鹿茸、海马、冬虫夏草等等。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药补不如食补,韭菜就是一味很好的补阳的食材,春天食用韭菜,可以帮助人体阳气升发。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