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差在外,烦忙公务之余,安慰自己的大抵是特色美食,河南人对面情有独钟,天南海北吃过很多面食,但最爱的还是炒面,特别是家乡的孟州炒面。

很多高手这样教做孟州炒面。
先将锅里放适量油,油热后,将肉或鸡蛋翻炒几下,再将豆芽或蒜薹等其他蔬菜、葱、姜下锅迅速翻炒,三四成熟时,放入盐、酱油等调味品和水(水量大些,一碗面半碗水),之后,倒出盛在盆里。
将手擀生面条放在锅里,调小火,顺着锅周围徐徐加油,文火慢炒的同时,端起锅不断旋转,使面条随着锅不停旋转。两三分钟后,底部面条呈金黄色,倒出炒锅里剩余的热油。
将原来做好的蔬菜和汤汁均匀倒在锅内的面条上,之后将面条反过来压在菜上面。盖上锅盖,猛火加热四至五分钟,使锅内面条均匀入味,在即将吸干汤水时,起锅,滴入少许香油,撒放少许碎韭菜,加少许味精,用筷子将面条与菜搅匀,盛出装盘即成。
此法讲的是很好,可照方炒来,却总是难得妙处。怎样才能掌握得恰到好处呢?其中必有诀窍!
本着吃货的敬业精神,笔者明查暗访,潜心向数位高手讨教,加之现场观摩和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些许心得,总结了几点诀窍,现分享给各位正经和不正经的吃货:
其一,食材用量上,不能单碗炒,以一次两到三碗为佳,炒一碗容易糊底,火温难控,两到三碗刚好盖过火口,面条边缘不会焦糊;
其二,把油当水使,但还不是油炸,关键是将面条焙出金黄色,随即沥尽余油,才能焦而不腻;
其三,“发汗儿”到位,炒面焙至金黄后,颠勺翻身后淋以料汁焖熟,谓之“发汗儿”。大师傅水平高低以此为区分,高手儿“发汗儿”讲究要恰到好处,面条韧劲十足,略带焦香,油而不腻,满嘴生香;低手儿不讲究“发汗儿”,要么大汗淋漓,要不干眉燥眼,难以下咽。
喀左紫砂,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08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喀左紫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喀左紫砂制品是用紫砂矿石为原料经过多个工序制成的一种高温...
托洞腐竹是广东云安区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
古贝春酒,山东武城特产,提起“古贝春”,人们都知道是一种浓香型优质白酒。爱喝的人不少。当地人都喝顺了口。七十年代末它一问世,就很快誉满中原。2019年12月11日,武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
呈贡宝珠梨,云南省呈贡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呈贡宝珠梨至今已有9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云南省地方名特优品种。呈贡宝珠梨果实近圆形,果梗短粗,皮色青翠,采后果实表面出现蜡质,具光泽,果点明显。单...
临猗苹果,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临猗苹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85毫米苹果为大型果,平均单果重220—350...
绍兴腐乳是浙江地区传统名菜,当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称。绍兴腐乳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红方的汁烧肉,肉味香冽,是绍兴传统的家乡名菜;醉方的汁,绍兴人多用来蒸豆腐,放上点小葱,呈白底、黄液...
南和金米,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南和金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南和金米籽粒饱满,米粒圆型,色泽金黄,白粒率2-5...
华亭核桃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具有皮薄,出仁率高,低灰分、低水分、高脂肪、高蛋白的特点,核桃仁芳香味美,含蛋白质12一-27%,含有磷、钙、钾及维生素等物质。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
原产吉林延边地区系苹果与梨的杂交产品,1968年引入民乐栽植,苹果梨在民乐三类地区沙性土壤、光照丰富、日温差高等独特的自然摇蓝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品味,具有色泽鲜艳、果面光亮、皮薄肉细、质脆汁...
福州玳玳花茶 产于福建福州。明朝椿年《茶谱》在有记载。本世纪60年代,福州茶厂最高年产量达78吨。主销华北、东北、浙江、福建等地,行销港澳地区。福州玳玳花茶产于福建福州,其外形符合原商业部部颁花茶坯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