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历 清乾隆时建场,原名甄子场,因火烧迁现址重建,定名新场。民国初年改名富农场,乡亦以富农命名。1952年更名新胜乡至今。取庆贺土改新胜利之意。新胜镇潼南县西南面,距潼南35公里,距国道319线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5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农业人口2、8万余人;全镇辖8个行政村,6,,新胜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塘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永康、康乐、胜利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18.5公里。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6.2万。国道319线、绵(阳)璧(山)公路及潼(南)大(足)公路在此交会。辖永康、康乐、胜利3个办事处和营盘、邓家、,,塘坝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乡。1951年建田家乡,1967年改解放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0.8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1.5万。通公路。辖黑龙、新房、佛镇、芭蕉、槐花、石庄、坎子、小桥、堰口、罗汉、新石11个村委会。企业有农机、皮鞋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薯、玉米。养殖业以养猪、,,田家乡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上和乡,1958年改太和公社,1981年更名上和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1993年独柏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0.8公里。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通公路,涪江通航运。辖倒塘、周湾、回头、冬冲、望水、金刚、五岩、水洞、青龙、团山、三岭、云音、,,上和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2年建米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西邻涪江,距县府22.6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1.7万。通公路,涪江通航运。辖鲁家、童家、桅子、竹台、郑家、双石、蝉鹤、白果、岳家、宝贝、毗卢、响水12个村委会和米心居委会。企业有农机、酿酒,,米心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宝龙乡,1958年改宝龙公社,1967年更名红光公社,1981年复宝龙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柏果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1.5公里。面积42.27平方公里,人口2.9万。潼(南)二(郎)公路过境。辖酢房、洪坪、严寨、鞍子、大水、手把、换沟、蚂蟥、豆桥、,,宝龙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1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前进乡并入建太安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60.8平方公里,人口3.6万。绵(阳)璧(山)公路从镇中穿过。辖头滩、芋荷、平桥、塔沟、堂坡、罐坝、鱼溅、五根、厅房、钢鼓、黄连、滩石、韦家、七湾、太平、高寨、颜家、,,太安镇行政区划,……[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