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县辖镇。1949年前后称三汇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小渡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汇集、青云并入建小渡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5.5公里。面积88.2平方公里,人口4.8万。绵(阳)璧(山)、三(汇)复(兴)公路过境。辖圆滩、大林、双桥、新堰、月山、桐湾、双屋、对面、峡石、,,小渡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利相乡,1958年改公社,1967年更名群力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3.9公里。面积49.1平方公里,人口2.2万。通公路。辖双堰、团堡、多宝、莫家、天灵、燃灯、牛山、牵牛、白兔、山溪、楼房、小龙、三房、马桑、矮坡、葫芦16个村,,群力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名,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镇西北与遂宁市境接壤,距县府16.8公里。面积45.1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田沟、青石、石门、新田、三叉,书房、双龙、拱桥、金堆、罐口、五通、尖山、方沟、鹫台、回龙、花房16个村委会和玉溪1个居委会,,玉溪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乡。1956年属塘坝区,1958年建复兴公社,1984年改置卧佛镇,1993年新生、长兴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30.6公里。面积95.7平方公里,人口4.1万。三(汇)复(兴)等公路过境。辖独田、冷坝、月坝、螺形、香炉、慈寿、峨眉、河口、本桥、天台、大堂、川主、王沟、王,,卧佛镇行政区划,……[详细] |
梓潼街道位于东经105度31分44秒~106度00分20秒,北纬29度47分33秒~30度26分28秒。海拔250~450米。距重庆市区150公里、成都240公里。 梓潼街道是潼南县经济、文化中心,是潼南县扩大对外开放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位于潼南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川渝经济带的重要结点,,梓潼街道行政区划……[详细] |
区域位置 潼南县别口乡位于潼南县城以东,涪江河潼南段最下游,东南与合川市太和镇、铜梁高楼镇接壤,西连潼南龙项乡,北邻潼南上和镇。解放前,别口乡属合川县。光绪年间为白盐乡,后称别盐乡,民国年间别盐乡又改为佛盐乡,后据乡设别口沱而更名。 名称来历 原属合川。清朝雍正时期建场于老场坝,嘉庆时,,别口乡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古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惠光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7.3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3万。公路四通八达。筲箕湾水库流经境。辖水磨、柏树、五房、三庵、牛角、罗堂、洗马、龙井、青湾、双庙、金竹、廖家、牛头、碾子、普连、伍,,古溪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上和乡,1958年改太和公社,1981年更名上和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1993年独柏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0.8公里。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通公路,涪江通航运。辖倒塘、周湾、回头、冬冲、望水、金刚、五岩、水洞、青龙、团山、三岭、云音、,,上和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2年建米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西邻涪江,距县府22.6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1.7万。通公路,涪江通航运。辖鲁家、童家、桅子、竹台、郑家、双石、蝉鹤、白果、岳家、宝贝、毗卢、响水12个村委会和米心居委会。企业有农机、酿酒,,米心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宝龙乡,1958年改宝龙公社,1967年更名红光公社,1981年复宝龙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柏果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1.5公里。面积42.27平方公里,人口2.9万。潼(南)二(郎)公路过境。辖酢房、洪坪、严寨、鞍子、大水、手把、换沟、蚂蟥、豆桥、,,宝龙镇行政区划,……[详细] |
潼南县辖镇。1951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前进乡并入建太安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60.8平方公里,人口3.6万。绵(阳)璧(山)公路从镇中穿过。辖头滩、芋荷、平桥、塔沟、堂坡、罐坝、鱼溅、五根、厅房、钢鼓、黄连、滩石、韦家、七湾、太平、高寨、颜家、,,太安镇行政区划,……[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