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 概况 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辖44个乡镇、689村 、12.18万户、 53.05万人。幅员面积4683平方公里,折合702万亩,其中耕地71.53万亩,林地和蔬林地190多万亩。海拔600—3600米,年平均气温14.7℃,年日照时数1911.3小时,年降雨量400mm,,武都区行政区划,甘……[详细] |
自然环境:洛峪镇地处西和县城南部,总土地面积12.5万亩,总耕地面积3.38万亩,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平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70天。 行政区划:辖3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120户,乡镇总人口30153人,乡镇从业人员15994人。 六通情况:37,,洛峪镇行政区划,……[详细] |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伏家镇辖18村,120个村民小组,6860户,26868人,耕地总面积4.02万亩,是省列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和国家级高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在西部大开发的浩荡东风中,党委、政府一班人-远瞩,认真实践“-”,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深化对镇情再,,伏家镇行政区划,甘肃省陇……[详细] |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上游。总面积1374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42400。代码:621228。区号:0939。拼音:Liangdang Xian。行政区划 两当县辖3个镇、9个乡:城关镇、站儿巷镇、西坡镇、杨店乡、左家乡、显龙乡、鱼池乡、,,两当县行政区划,甘……[详细] |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侧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东邻陕西,西接武都,东北与成县接壤,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有耕地70.16万亩。辖14镇7乡,350个行政村,16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36万人。历史沿革1928年由武都县析置永康县,1929年改名康县。,,康县行政区划,甘……[详细] |
自然环境:西坡镇位于北秦岭山脉以南,总土地面积7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万亩。平均海拔1367米,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2℃,全年无霜期202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676户,乡镇总人口5911人,乡镇从业人员2962人,,西坡镇行政区划,……[详细] |
自然环境:十里乡地处西和县城南部 ,总耕地面积5.9058万亩,平均海拔165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600毫米,平均气温8.4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80天。 行政区划:辖 34个村。184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总人口:36544人,其中农业人口36225人,非农业人口319人,农村劳动力2369,,十里镇行政区划,……[详细] |
礼县辖镇。1952年设永兴乡,1958年并入盐官公社,1961年设永兴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东部,西汉水两岸,距县城20公里。面积83.8平方公里,人口2.4万。徐(家店)礼(县)公路横穿境内中部。辖杨堡、赵坪、大坡、团结、文家、友好、龙槐、杜河、蒙张、田家、阳山、顾坪、新堡、爷池、捷地、,,永兴镇行政区划,……[详细] |
武都县辖乡。1950年设石门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白龙江两岸,距县城21公里。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1万。212国道过境。辖石门街、庙上、枣川、旱地、草坝子、下白杨坝、上白杨坝、小三坪、水地坝、上沟里、下坪、萱麻沟、木竹沟、马仓湾、徐家堡、王家山上16个村委会,,石门镇行政区划,……[详细] |
永坪镇位于县东北部,总面积192.61平方公里,耕地7.10万亩,总人口19868人,有行政村26个,机关驻地永坪村(北纬34°17′,东经105°15′),距县城20公里。 明为永坪里,1941年始置永坪乡,1958年为永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永坪乡建制。 该乡属梁峁沟壑区,山势绵延,起伏舒缓,,永坪镇行政区划,……[详细] |
武都县辖乡。1950年设池坝乡,1958年并入金厂公社,1961年分设池坝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5公里。面积52.2平方公里,人口0.6万。有公路接略(阳)武(都)公路。辖范家岭、池坝、暖水坝、红土道、九池、小河里、孙家磨、孟家庄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蚕豆、小麦、马铃薯,盛产,,池坝乡行政区划,……[详细] |
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全镇辖29个行政村,5880户27747人,农作物以洋芋、小麦、蚕豆为主,盛产黄芪、红芪、大黄、当归、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以“岷归”享誉国内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详细] |
祁山镇位于县东部,总面积85.04平方公里,耕地4.92万亩,总人口14906,有行政村18个,乡政府驻地崖底下(北纬34°14′,东经105°23′),距县城25公里。 1950年设祁山乡,1961年为祁山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恢复乡建制。 该乡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祁山镇行政区划,甘……[详细] |
两当县辖乡。1949年设张家乡,1958年并入西坡公社,1962年分设张家公社,1984年复设乡。地处北秦岭山地南部。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2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张家、太渠、兴隆场、二朗坝、 ) 两当桥5个村委会。有大理石厂及国有林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苹果、核桃、毛,,张家乡行政区划,……[详细] |
【自然环境】 石堡乡地处西和县城北部 ,总面积10.8万亩,总耕地面积3.53 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 毫米,平均气温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80天。 【行政区划】 辖22个村。116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25032人,其中农业人口24868人,非农业人口164 ,,,石堡镇行政区划,……[详细] |
雷王乡位于县境中段,因其境内雷王山而得名。总面积67.47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总人口11700人,有行政村17个,机关驻地薛河村(北纬34°03′,东经105°08′),距县城25公里。 礼县解放后,龙山乡先后隶属大潭区、茨坝区,1958年改设为大队,隶属中坝公社,1961年改为公社,19,,雷王乡行政区划,……[详细] |
礼县辖乡。1955年设水沟坝乡,1958年并入大潭公社,1961年设三峪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南端,距县城90公里。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0.6万。有简易公路接江(口)大(滩)公路。辖大关、董山、三房、站场、庙坪、正河、潭峪、弋家、牛卜峪、和平、水沟11个村委会。地处偏远山区,山大沟深,,三峪乡行政区划,……[详细] |
武都县辖乡。1950年设佛崖乡,1958年并入甘泉公社,1961年分设佛崖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东部,甘泉河下游两岸,距县城63公里。面积64.3平方公里,人口0.6万。略(阳)武(都)公路过境。辖佛崖、胡家坪上、民委、砖店、魏家湾、孟河、王山、杨家山、侯儿坝、歇马店、大塄、燕入崖、张坪、,,佛崖镇行政区划,……[详细] |
栗川镇位于徽县西南部,东邻银杏乡和水阳乡,西与成县红川镇毗邻,南接大河乡,北接伏家镇。全乡辖18个村,8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60户,总人口14490人,有回族146人,乡镇府驻地田庄村,距县城24公里。全乡地处徽成盆地,洛河由西入境,与纵贯全乡的伏镇河交汇于双河口。伏镇河两岸地势平阔,海拔在90,,栗川镇行政区划,……[详细] |
礼县辖乡。1955年设上坪乡,1958年并入洮坪公社,1961年设上坪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347.1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公路接礼(县)民(街)公路。辖大堡、蔡家、上坪、黄嘴、唐王、新农、青林、草山、年家沟、赵坝10个村委会。境内山大沟深。农业主产小麦、马铃,,上坪乡行政区划,……[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