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妹(1919—1944年),女,海尾村人,出身于贫苦农家,胞兄吴华为昌二区常备队员。在胞兄的影响下,1943年在二区参加革命活动,任海尾村地下税务征收员。她走家串户,发动群众筹粮、捐款、收物送给区政府。常常冒着寒霜酷暑,组织北方、甘塘、老村、木曲、乌高等村庄妇女肩挑军粮到三架岭给常备队……[详细] |
卢智泰(1891—1922年),别名汉民,又名志水,昌江县保平乡姜园村人。少时念过私塾,习过武。性情豪爽,个性好强,好舞枪弄剑,年青时练得一手好枪法。 1907年,因-欠债,为逃避逼债,他流浪昌城、旧县、浪炳等地。不久又跑到儋县老市村住在韩君荣家,以帮工税收糊口度日。1910年春,在老市……[详细] |
郭有仁(1882—1926年)乌烈镇道隆村人,清末昌化县贤士。出身贫寒,人穷有志,富有抱负,习学经史,有所见地。青年时因科场落第,携带妻儿迁入峨港村,以教书育人为生。民国初年,曾在墩头、英显、昌城、沙地、打显、道隆等村设馆课徒,广收贫民子弟入学。他曾一度尊崇“孙文”主义,组织学生进行反袁斗……[详细] |
李文思(1913—1941年),昌江县耐村人。是中共耐村党支部创建者。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时,进私塾念书,勤奋好学,爱好书法,常帮村里人写对联。1938年春,在陶世民的引导下,李文思等10名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耐村党支部,李文思担任党支部书记。下半年,遵照诗北区委的指示,由李……[详细] |
邓秉仁(1917—1974年),乌烈镇道隆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少年时志气刚强,富有爱国思想。1939年日军侵琼后,他参加当地组织的青年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抗日,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在道隆村为昌江挺进中队探视敌情,转送情报,使挺进队有利地消灭顽敌。1943年5月参加昌……[详细] |
吴永泰(1902—1934年),宇予舒,昌江县乌烈村人,祖籍广东肇庆鹤山县人。永泰的父亲,名文尉,字丽坦,清太学生,清登仕郎,后辞职经商,移居昌江县乌烈村,为昌江贤士。永泰兄弟三人,泰居长,6岁入私塾,喜欢吟诗诵对。他十岁时,舅父吃饭盖新房,叫他去膘梁打四句,吃饭时被安排坐在地下与小孩们围……[详细] |
钟升恒(1911—1945年),字大有,汉族,昌江县乌烈村人。1930年到广州读书。回乡后,先后任昌江县政府教育局长、昌一区长、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禁烟委员会副主任和民众抗日统率委员会委员。1939年秋,经桂树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冬,中共昌感县委根据钟升恒当时在昌化江北岸的声望……[详细] |
周国明(1708~1775),清儋州昌化(今属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南罗镇大安村)人,清代贡生,两任广东雷州府海康县训导。教学有方,桃李成林。学生中 “每科得隽者指不勝屈也,而登黃甲步玉堂者更出類之有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帝敇命,封其父周世德为“修职佐郎”、其母钟氏为“八品孺……[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