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根(1912—1951) 古镇海洲民乐村人。海洲小学毕业后,考入中山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古镇、鹤山等地当教师。民国24年(1935)下半年,回海洲小学任教务主任。后任海洲乡长,兼任海洲小学校长。 1939年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任罗定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兼《新罗日报》……[详细] |
黄衍枢(1922—1946) 曾用名黄志、黄智。民国11年(1922)6月出生于长洲北村。1937年在叔父黄锦棠影响下参加长洲战时服务团,1938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加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1939年1月到中共中山县一区区委在长洲西堡大祠堂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结……[详细] |
王昌(1885—1918) 沙溪石门村人。农民出身,少时家贫。青年时期到香港务工,喜欢与思想进步人士交往,由加拿大华侨李翰屏(环城恒美村人)介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辛亥革命后赴加拿大域多利开设理发店以掩护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7年(1918),北洋军阀……[详细] |
杨寿彭(1862—?) 香山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孙中山等在越南设兴中会、致公堂,举为副会长。1905年致公堂改为中国同盟会,仍任副会长。民国元年(1912)1月任琼州海0涉员,后为琼山县县长兼琼崖区总长。1931年8月31日任侨务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国国民党驻神户直属支部执行……[详细] |
萧友梅(1884—1940) 原名乃学,字思鹤,号雪朋,祖籍大涌南文村,出生于石岐孙文西路兴宁里(牛角巷)8号的萧大屋(大萧屋分支)。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现代中国音乐教学创办者,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5岁随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诊所为邻,两家往来甚密,……[详细] |
郑贯公(1880—1906) 名道,字贯一,笔名自立、仍旧。香山县人。初就读乡塾,16岁因家贫辍学,东渡日本。依其族人在太古洋行横滨支店服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特许免费入读梁启超创办的东京高等大同学校。1900年冬,受聘为康有为任主编的《清议报》,易名贯公。后与梁启超、秦力山等……[详细] |
冯峰(1915—2000) 沙溪上亨村人。早期经常组团回家乡演粤剧,后加盟薛觉先的“觉先声”粤剧团,曾是红遍广东省、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粤剧艺人。50年代进入电影界,从事电影业,与名电影演员张瑛、冯应湘等合拍多部电影。自编自导《亡命十五年》和《细路祥》。1951年,由于脸部肌肉……[详细] |
黄骚(1887—1942) 字深微,祖籍石岐。青少年时期赴美国檀香山半工半读,继而在纽约圣劳伦斯大学及哈佛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受聘为毕图钢厂技师,后再赴美考察工业,1919年返粤。1921年2月,被孙中山任命为-技正,不久奉命到澳门创……[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