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中国 > 浙江 > 宁波 > 特产

宁波特产介绍

鲜肉小笼包子  制作鲜肉小笼包子,选料十分讲究。其主料为猪肉和面粉。猪肉要选薄皮前膈身猪肉;面粉需上白精粉,加上少量猪肉皮,制作时,将猪肉剁成肉浆,肉皮斩碎制成肉皮冻,放人味精、酱油、食盐等调料,与肉浆拌匀;把面粉制成皮子,裹人馅子,制成罗纹包状,置入竹笼蒸熟即可。  此名点特点是:皮薄而……[详细]
慈城年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伍子胥在慈城作战。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详细]
余姚微雕  微雕艺术品,就是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在放大镜下能清晰看到栩栩如生的造型。精妙绝伦的雕刻,被人们称之为“神工鬼斧,绝世之技。”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已有微雕艺术品传世。余姚微雕传人李期慈,自幼爱好书画,学习微雕,刻苦钻研和练习雕刻,并自己制作刻刀。他制作的刻……[详细]
夹沙糕:就是用大米磨成粉做成。被评为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夹沙糕为象山、宁海以及台州沿海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点,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以上等糯米 白糖 黄糖为主料辅以陈皮粉 苔条 水果精制而成,表面有"发" "福" "寿"等汉字以示吉祥,其口感 润糯可口 厚实恬静 食有余香,在当地也被大……[详细]
茶院"铜岭脚"番薯面,以高山上种植的纯天然红薯为原料,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该面条具有晶莹透亮、洁净韧滑、晶莹纯净、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    本番薯面属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绿色食品,口……[详细]
香干,是宁波人民最常吃也很爱吃的一种豆制食品,产以宁波楼茂记香干最为著名,且早已脍炙人口。 楼茂记香干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楼氏最先开设的是一家豆腐作坊、做的是豆腐、豆芽、素鸡、千层、油豆腐、香干。一年,楼茂记老板因收留一位病危的外埠老人,那老人在临死前,为感谢楼老板的恩德,把祖传的精制……[详细]
洞桥八戒西瓜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的特产。洞桥镇种植西瓜有较长的历史,以“八戒”为注册商标的洞桥西瓜以其皮薄、质脆、味鲜甜而享誉宁波,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质名瓜”。  八戒西瓜系洞桥镇选用“8424”良种,采用优势栽培,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无污染的地区集中种植,并对产……[详细]
慈城白茶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特产。三勤村不仅海鲜有名,而且出产的“慈城牌”白茶更是远近闻名,06年被认定为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宁波市知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  宁波市江北绿茗白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慈城”牌白茶,该茶采用珍稀茶树——芽叶白化异变茶树幼嫩茶叶加工而成,外形纤秀卷曲。白色……[详细]
松仁糕是宁式糕点的名点,因馅内配有松子仁而得名。  原料配方:底面料:片粉5.5千克白提糖5.5千克  馅心:片粉10.5千克白糖粉18千克熟面粉6.5千克桂花500克松子仁500克熟绵油1千克  制作方法:  1.拌馅:将白糖粉、熟油加适量温开水与熟粉拌匀,加片粉搅拌均匀即可。  2.擀……[详细]
宁波作为历史上全国三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和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海内外最负盛名的是丝织品,其地位和名声,远远超过杭嘉湖地区。   宁波的丝织品以及丝织技术,自古以来便闻名海内外,并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唐代时,宁波生产的丝绸,包括江苏一带产的丝绸销往日本后,被称为“唐绫”,受到……[详细]
余姚,地处浙江宁绍平原中部,素有“鱼米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孕育了我市悠久的产茶历史,九十年代以来,在调整茶叶产业结构上,大力开发名优茶,至1996年名优茶成为我市茶叶生产的半壁江山,并开发了七只名茶产品,主要分布于以四明山所辖的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等山区半山区乡镇……[详细]
一种墨鱼干品。墨鱼干称“明府鲞”是缘由其产地——舟山,舟山而隶属明州府而得名。每年的5月和11月是墨鱼捕猎的旺季,渔民们将捕获的墨鱼按大小分类,用刀将腹部正中切开、洗净、挑破眼珠子,将洗干净的墨鱼放在太阳下爆晒,晒干就制成干成品。明府鲞呈淡红色半透明,肉质厚,具清香气味,既可蒸着吃,也可烤……[详细]
宁波的草编工艺品享有盛名。1925年法商永兴洋行获悉浙东女子心灵手巧,善编草帽,遂从菲律宾购来金丝草,发给宁波西郊和慈溪长河一带妇女编织。果然,编出的金丝草帽,轻若云,亮似雪,极合国际市场需要。于是本国商人和外商竞相经销,大量出口。解放后,在“革编之乡”慈溪长河乡建立草帽加工厂,1954年……[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