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夫子庙游船码头为文化旅游景点。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详细] |
![]() |
深井[浦口区星甸街道办事处双山村深井组·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深井组路边水沟旁边。据《江浦埤乘》记载该井明代就有,井所在地村名就因水井而来。据村民介绍该井约有30多米深。近年自来水普及该井被废弃多年,原有井栏无存只有一只水泥经井栏,井砖大部仍是老砖。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2002年……[详细] |
![]()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熙南里文化街区甘熙宅第内,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深藏闹市却规模宏大,号称“九十九间半”的清代民居古建筑群——甘熙故居,并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时的古建筑内,住户庞杂、房屋破旧、改建搭建严重,但也是从那一刻起,在市委、市政府的……[详细] |
![]() |
石象路为明孝陵组成部分。前半段两侧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兽均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生动粗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景点位置 ……[详细] |
![]()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标本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标本馆坐落在南京燕子矶脚下的中国药科大学校园内。这里的建筑皆依山而造,布局错落有致,颇有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校园内花木扶疏,药圃葱郁,绿草如茵,一派迷人的南国风情。 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最早独立设制的药学高等学府,原为1936年……[详细] |
![]() |
南京市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京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江苏省、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址朝天宫,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官式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馆前身为建国初期成立的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8年南京市博物馆正式挂牌。南京市博物馆担负着南京地……[详细] |
![]() |
仓顶大井 水井,对于没有自来水的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素有“饮水不忘掘井人”之说。南京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1982年,全市开展文物普查时,群众提供的古井线索即有430余口。特别是门西之地,小街相接,曲巷回环,古井、名井颇多,但诸多水井,今已湮废,旧迹难寻。 ……[详细] |
![]() |
天宝山藏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藏龙寺在南京市江宁区上峰镇插花村天宝山,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又名插花寺。现有建筑为2000年12月重建。 藏龙寺的缘起已不可详考,传说是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相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时隔不久,各地纷纷起兵反……[详细] |
![]() |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位于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242号,有游4、7、23、37、39、57、82路公交车可达。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不对外开发。……[详细] |
![]() |
浦口电厂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浦口电厂旧址[浦口区泰山街道码头居委会,大马路 5号·1923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12年(1923),津浦铁路局浦口电气厂建成,装有1000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及200千瓦交流发电机各一台,电压6.6千伏,频率50赫。民国13年4月试运转,7月正式向浦……[详细] |
![]() |
南京市蟠龙湖水利风景区是以赵村水库为依托,以横山、横西河等自然山水风光为背景,且拥有吴文化和抗日遗迹等历史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风景区。该景区不但景区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而且区位条件便利,服务设施齐全,具有较高的游玩品味。 蟠龙湖景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郊,距南京城区约31公里……[详细] |
![]() |
钟山建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山建筑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主峰头陀岭南麓。 钟山建筑遗址是一处南朝祭坛遗址,包括一号坛、二号坛及附属建筑遗存,南北长300多米,占地两万多平方米。 该遗址1999年被考古人员发现,被认为是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国家北郊……[详细] |
![]() |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 位于中山北路251号(今101号和103号)。民国21年(1932)7月1日,购土地28.39亩(约18924平方米),兴建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办公楼,翌年5月竣工。该办公楼高大的院门矗立在中山大道上,左右延伸的围墙环……[详细] |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