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麦加城那样,虔诚的印度佛教徒每年都要到迦涅什象头神的诞生地孟买海湾去欢度他们最盛大的宗教节日—象神节。
印度象头神伽内什(Ganesh)属於印度教的信仰神祗,代表吉祥与成功,是幸运之神,与俗世关系密切,在印度广受崇拜。每年的8、9月间,为了纪念象头人身的神祇伽内什(Ganesh)的出生,印度各地都要举行历时10日的大规模庆典。
为期十天的象神节是为了印度人喜爱的象头神而设立。在孟买,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还是人们家里,都可以见到象头神形象的装饰神像,它们有20万种左右不同类型。信徒们和象头神的巨大塑像一起在阿拉伯海进行一场游泳仪式后,这场欢乐的节日才最后谢幕。
说起象神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很古老的传说呢。据说,迦涅什、乔都尔地原来是湿婆神和婆婆娣神的儿子。后来,迦涅什由于触犯了父亲湿婆神,被砍去了脑袋,母亲婆婆娣神悲痛欲绝。湿婆神为了挽回一时盛怒犯下的过失和安慰婆婆娣女神,就把一个象头安在儿子的身上。于是,他们的儿子迦涅什就复活了。但样子很怪,象头上伸着一根长长的鼻子,长着一对狡猾的小眼睛,圆圆的肚子,十分可笑。但尽管如此,印度的教徒们却非常崇敬他,把迦涅什神看作是幸运、聪明和美满的化身。
象神节每年在季风转变、雨季要结束的时候进行。按照印度的传统习惯,“迦涅什神像”、“湿婆神像”和“婆婆娣神像”必须在节日前几个星期塑制成功。到了庆祝迦涅什神诞生的日子,来自印度各地的200多万朝圣者抬着坐在莲花盘上的象神,沿着孟买城的街头,纵情地狂欢,全城笼罩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这样经过整整一天,就来到孟买海湾附近的乔帕蒂海滩,此时,再把神像抛入水中,让它们慢慢沉到圣水中。由于这些神像是用粘土和石膏做成的,因此,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溶化。近些年来,印度人又改用塑料来制作神像,这样就能保持更长时间而不使神像损坏。那些被潮水冲坏了的塑像碎块就会像浮萍似地漂浮在整个海湾,据说这预示着吉祥。
圩日,集市开市的日子。也叫“圩期”。圩日文化可丰富多彩,有其深厚的地方特色,成为西南地区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的圩日,根据周围客家人的约成规定,一般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圩、“...
上下九代宗亲称谓自己以上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
九龙池,位于牟平区玉林店镇东南昆嵛(yú)山北麓的苍山之西,有高约百米的悬崖石壁,居中梯列9个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的直径约有丈余,小的数米,自上而下,瀑布常年川流不息,池水清澈见底,唤做“九龙池”。...
早先年,吉林省梨树县梨树城叫“奉化屯”。传说在这以前叫“凤凰屯”。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屯名,只住着几户穷人家。屯里有一对青年男女,小伙子名叫桂阳,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姑娘名叫玉凤,温柔憨厚,心灵手巧。他俩...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文化和独特的习俗。在婚礼习俗方面,自本世纪60年代后期起,一股“性解放”的思潮冲击着法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婚姻模式,青年男女中间流行不履行结婚手续、不举办婚礼仪式的“未婚同居”...
青海藏族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青海藏族民歌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为“鲁”和“谐”两大类。“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不等,每...
我们经常能在诗文中看到古人用“鸿雁”代称书信,比如黄庭坚那首有名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比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么,为什么书信又称为“鸿雁”呢?...
务川仡佬族的木雕、石雕历史悠久,造型生动,写实写真兼备,装饰性强。多以龙凤、狮虎蝙蝠、麒麟等瑞兽、花草、鸟雀、鱼虫以及神话故事、传说为题材。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用浮雕、镂花等技艺刻于木、勒于石、饰于...
商州农村,年轻女娃跟男娃订婚不叫相亲叫看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看家馍”习俗。看家一般是由媒人领着女娃及其直系亲属如:妈嫂姐妹,七姑八姨,事先订好日子。这天早上男娃专门在门外盯梢,一旦发现《看家的》走到...
回回堂位于江苏扬州市运河东岸。包括清代中期建立的清真寺和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普哈丁的墓园。据碑刻记载,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南宋时来中国传教,病逝后葬于今回回堂。墓为阿拉伯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