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瀑布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土高原、黄河峡谷、古塬村寨为一体,充分展现了我国陕北地区黄河流域粗狂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积淀。
黄河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独特,它位于陕西省和山西省交界处的一条大峡谷之中,瀑布东岸归属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管辖,距离吉县县城45公里,瀑布西岸归属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管辖,距离宜川县城49公里。非常有意思的是,黄河壶口瀑布两侧的两个乡镇,都是以“壶口”命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景,名列全国第二大瀑布。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河水流经此地,以其巨大的力量,泻入河谷,冲入深槽,顿时,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显示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气概。
壶口瀑布呈现出“水底冒烟”、“霓虹戏水”、“晴空洒雨”、“旱天鸣雷”、“山飞海立”等奇特幻景。
黄河壶口瀑布之所以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原因在于壶口瀑布地处陕晋大峡谷的中央,滔滔黄河被两岸高山挟持,束缚在一条狭窄的高山峡谷当中,特别是黄河流到壶口这个地方,600多米宽的滚滚洪流,骤然间被收窄为30多米,从石崖断壁上倾泻而下,骤然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当中,哪一种汹涌澎湃,哪一种势不可挡,犹如一壶被大火烧沸了的开水,在沸腾,在挣扎,这时候的黄河,犹如脱缰的野马,波涛汹涌,排山倒海,势不可挡,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壶口瀑布是国内甚至世界上唯一的一条黄色瀑布,也是国内唯一的一条潜伏式、移动式瀑布,随着一年四季季节变化,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不同的水流会演绎出梦幻般的变化。特别是在黄河汛期,600米宽的滚滚洪流,到这里陡然收窄成30米宽的水柱,形成一个马蹄形的瀑布,径直砸向30米深的石槽当中,声似雷鸣,惊天动地,站在数公里之外都可以听到“轰隆!轰隆!”的轰鸣声。站在近处观赏,只见滔滔洪水,浊浪排空,水浪飞溅,雾气弥漫,大有“天下黄河一壶收”的磅礴气势。从不同角度去欣赏黄河壶口瀑布的不同景观。
站在壶口瀑布的岸边,远翘浊黄色的滔滔水浪冲天而起,在天空升腾出久久不散的雾气,还有黄河两岸被滔滔浊浪雕琢出的沟壑、石板,重重叠叠,神秘莫测,似乎在向游客们讲述着一个世纪久远、不为人知的故事,从而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趋之若鹜,慕名而去,一睹黄河壶口瀑布的绝妙风采。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末然,音乐家洗星海,就是在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在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其后,天津勇士张志强在黄河大桥跳悬索,人称“中华第一跳”。
1996年8月,河南冯九山横跨壶口走钢缆,创下高空走钢缆最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华夏第一走”。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广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同时创造了另一项新的世界之最。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又创下了新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使名景和名人的知名度急骤升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到此观光、考察。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这里,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 ”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 孟门山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孟门山之上,黄河在沉积岩河床上冲刷出一条深沟,现在的黄河就在这条嵌入石质河床中的深沟中流淌,这条深沟宽30多米,长5公里,所以叫“十里龙槽”。据考证,今天的孟门山,其地质时期可能是“十里龙槽”南延部分的残留河床,后来,槽谷的下游河段被河水毁坏,从而形成今天河道中的两块巨石。因此孟门山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河心岛地貌的地质遗迹。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岛上有一巨型神龟雕像,龟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孟门迎着汹涌奔腾的泥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终年不没。
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其雄伟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传说古代有位州官奉调人京,乘船沿黄河而下,船到孟门山下,天已黄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门山,观赏这黄河小岛上的夜景,只见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他踏月观景,情趣盎然,吟出“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佳句,“孟门夜月”由此成为壶口十大景之一。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 从陕西一侧观看壶口瀑布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
亚洲飞人柯受良和黄河小子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黄河流经秦晋峡谷到达宜川县和吉县境内,水面一下子从3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