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位于九龙坡区
重要档案:走马古镇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明代中叶开始鼎盛。2007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遗产同时进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中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提名理由: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曲艺之乡,可以听到上万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走马古镇位于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走马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因其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这些来往的行人把各种新鲜事也带到了走马古镇,不计其数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也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如今,走马古镇尚存的古驿道遗址、古街区、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建筑古戏楼和孙家大院,慈云寺遗址等。2008年走马古镇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走马古镇自古盛行说故事,喝茶,看川剧的习俗,文学气息尤为浓烈,街上随时能看见的老茶馆里围坐在一起,喝茶讲故事。1990年,走马镇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文学之乡”;
2007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遗产同时进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中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马桃花节是重庆市生态旅游的品牌节,每年春季三月份举行,历时10余天,有数十万人参与。到走马古镇游玩,可以遇见最具巴渝特色的民俗。二、五、八是走马镇的赶场天。每逢赶场人来人往、肩挑马驮的场镇熙熙攘攘。新年的走马古镇老街,龙灯、花船、连萧、龙狮轮番上演。灯笼点亮的新年夜,戏楼茶园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这里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的格林兄弟”的魏显德、魏显发老人讲述走马民间故事,当地人习惯称为“讲圣谕”,教人行善不要作恶,堪称走马人百年流传的家训;民间文艺活动川剧、评书、打花鼓、打合叶、杂技等好戏连台;小孩子提着烘笼满街追闹,烟花绚烂、爆竹声声,还有香气诱人的担担面、醪糟水、荷包蛋、桂花炒米糖,让人乐享古镇新年不夜天。
地理位置:重庆市秀山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酉水河与梅江河在此交汇。
重要档案: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古人称之为“蜀东要塞”。在历史上,这一带都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元二十九年(1292年),石堤曾经发生过当地少数民族因不堪统治阶级压迫,从而奋起反抗的“九溪十八洞苗民大起义”。
提名理由:寂静的边陲小城,最美丽的山水,探寻重庆慢时光的最佳去处。
边陲小镇石堤,距离县城秀山约50公里。整个小镇依山而建,顺水而生。这里处处充满原生态的气息,充满最古典的景致。石堤,东边与湖南接壤;西边可通319国道。在小镇赶场的日子,渝湘黔鄂诸省边界的人们都会划着船,或者取道山路来到这里。来过石堤镇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山和水,它们显得是那样的钟灵毓秀,随时随地都散发着一种置身世外的气息……实际上,对于饱受都市喧嚣袭扰的人来说,小镇石堤的确充满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一条梅江河把石堤分隔成新旧两个场,老场上的建筑,无论是青瓦灰墙的砖柱房,还是翘脚飞檐的吊脚木楼,大都借着山势,错落有致地向上排列。老场的规模并不大,一条窄窄的街上,各色店铺一字排开,颇为热闹。各种临时摊位,挤在街边。走过江家大院,街面开始变陡。老场的尽头,是卷洞门。用当地特有的石灰石修砌的卷洞门,高不过三米,门洞只有一米多宽。卷洞门是下码头进城的必由之路,据考证建于宋末元初。顺着险峻的石梯,来到下码头。曾经喧嚣繁华的下码头,如今安静的对着一湾青山碧水。远处耸立的峡谷,像一扇坚固的大门,牢牢拱卫着石堤古镇。梅江河溢出这个峡谷,即与发源于黔鄂山地,千流百转到此的酉水河交汇。
也许是得缘于上天的恩赐,被两条江水环绕的石堤盛产各种鱼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堤豆腐鱼,鱼取自江中的翘鱼(也称翘壳),加以豆腐烹制,味道鲜美无比。
地理位置:位于合川区东北28公里龙市镇
重要档案:涞滩古镇历史悠久,晚唐时期二佛寺已经矗立在此,宋时就已初成场镇规模,清代修筑的瓮城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军事防御性堡垒建筑。
提名理由: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古镇之一,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
建于北宋干德三年(公元965年)的下涞滩古场,雄踞在合川境内的渠江西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涞滩古场曾是八百里渠江沿岸盛极一时的繁华水码头,这里过去是重庆、合川通往广安、达州等地的歇脚之处,又是川北地区放舟东去、出江通海的必经渡口。在陆上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凭借着舟楫之利,下涞滩场繁盛一时。上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水上运输的退化,加上为防止战乱和匪患,下涞滩的先人们在场后的鹫峰山上,修建了一个被称为“上涞滩”的场镇之后,下涞滩逐渐冷清下来。
“上涞滩”就是今人所称的涞滩古镇。做为典型的山寨式场镇,占地面积0.25平方公里的涞滩三面为悬崖峭壁,唯有西面临近平坝,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做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涞滩古镇最值得称道的则是瓮城。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的涞滩瓮城,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军事防御性堡垒建筑。古镇里顺城街是最主要的街道,凹凸不平的青石板道由西向东顺着地势自然铺陈。临街的建筑大多是穿斗式木结构青瓦房,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顺城街的尽头,是古镇的南门,也叫小寨门。小寨门旁是建于清代的文昌宫。而在涞滩另一处非去不可的佳景就是二佛寺。
二佛寺历史悠久,在晚唐时期就已存在,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二佛寺分上下两殿。上殿矗立于鹫峰山顶,绛红色的院墙气势凝重。下殿则依山就势,建于鹫峰山腰的崖壁岩穴里。当年的建造者巧妙地凭借山体的走势凿塑了一尊高12.5米的释迦摩尼佛像,佛像的上下左右分别雕刻了大量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菩萨、罗汉、僧众群像。全殿上下有龛窟40多个,大小不等的造像1700多尊,大部分为宋代刻竣。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站在鹫峰山顶,俯瞰天际线下浩渺的渠河水。这条从秦巴山区通往四川盆地腹地的黄金水道,从川陕交界的米仓山南麓一路奔涌而下,因其宽广的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推动着时代的潮流滚滚向东。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