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博物馆,有一个神秘的展厅,它展示着来自遥远、古老的西南民族——彝族的宗教仪式生活,来这里参观的人们无不为其古朴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毕摩文化发出感叹。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人口776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居少数民族第六位,并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其最大的聚居区。
彝族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学界大多称他们为祭司。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巫术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说,毕摩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的职能也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按照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在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彝族文化发展史中,毕摩的祭祀主要以家支和宗族为单位来进行。祭祀的对象包括图腾物、神圣自然物和各种神灵。毕摩所做祭祀仪式可分为送灵、作祭、节期、祭祀、喊魂、送魂等。
鬼神信仰直接产生了各种以除灾祛祸为目的的仪式。凡彝族人遇到疫病或灾祸时,如:时运不顺、疾病缠身、庄家歉收、妻儿死亡、牲畜瘟疫、身体欠佳等,往往认为这是神灵不佑、鬼怪邪魔作祟,因此必先请毕摩算经占卜后并行各种禳袚仪式。
在没有专门的医疗人员的彝族社会,毕摩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也是天然的医生。由于巫化的因素,毕摩的药方更多用在为祖先的亡灵献药治病。在现实的仪式中,毕摩的蒸疗、针刺、沸油洗身以及熏疗术、敷疗、吹伤口、喷酒等,都是以专门治疗疫病为目的的,只不过彝族把疾病归因为神灵不佑的观念,决定了其治疗方式充满浓浓的巫术色彩。
历史上,彝族民间盛行盟誓之术,且重要的事项须由毕摩主持。彝族盟誓是在毕摩主持下,当事的双方或多方订立誓约的一种巫术形式。彝族生活中无论是分宗联姻、联合对敌、宗族合盟,还是个人间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由双方或多方订立誓约,以结同心。盟誓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盟誓,另一种是人与祖先神灵之间的盟誓。
从形式上看,毕摩传播其文化主要通过其仪式,而这种仪式通常主要表现为与鬼怪神灵沟通。然而,就毕摩文化丰富的内涵来看,却包罗万象,涵盖着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正所谓,毕摩的知识无数计。
毕摩有严格的传承惯制,它要与彝族社会的父系继承制度相适应,所以毕摩的传承奉行传男不传女的原则。在彝族人看来,毕摩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必须限制在族体内部传承延续,使家支永远保持毕摩世家的殊荣和地位。而女性17岁以后无论结婚与否都不再视为是父亲家支的成员,因而没有继承毕摩神职身份和地位的权利和机会。
还有一种方式是以毕摩世家家传的传承为主导,以非毕摩世家的传承为辅,以保证少数毕摩家支永远保留毕摩传承的特权。非毕摩家支的人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向有家传背景的毕摩拜师学毕,彝语称之为“之毕”,意思是非正宗的毕摩。“之毕”在毕摩中的地位是很低的,由于没有因血缘的毕摩祖先助阵护法,也没有祖传的经书法具,“之毕”的法力不高,不能主持祭祖、咒人、咒鬼、招魂等大型的仪式。“之毕”大多一代人做毕摩,而不能将毕摩之职传递给儿孙,永远都不能发展成为毕摩世家。
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不仅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主要职能,还兼有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等文化职能,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产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古代元旦不同于我们今天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名元日、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元春等等。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大年初一,这个一年中最为重要的...
春联,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候,春联是刻在门庭木椽或石柱上的,也有的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后来又用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到汉代时,随着纸张的出现,人们又将春联写在纸上,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春联看...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
云南千年菩提树长出“佛手”,深抓岩壁,当地人:凤凰变的!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颗非常传奇的凤凰菩提树,如果单独是说一棵菩提树的话,可能并不是多么稀奇,但是这棵菩提树却长在万丈悬崖边上,而且还在这里生活...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