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古称冀州,其历史悠久,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现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7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是文物古迹遍地都是,此处特甄选了20处最具代性的名胜古迹与大家一同分享。
位于邯郸市峰峰区,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
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坐落在赵县的洨河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始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砖塔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塔。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坐落在正定县城内燕赵南大街东侧的广惠路上,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又称"镇海吼",位于沧州市东南郊,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沧州铁狮子与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铜菩萨像,并称为"河北三宝"。
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位于定州市城内,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为八角形楼阁建筑,共11层,高达83.7米。该塔建筑形式独具一格,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
有中国保存最好、最高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位于正定县县城内育才街西侧,裕华路口对面。1933年,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考察时,将其定为唐末五代遗物。此处原为佛教寺院,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寺为庙,改佛殿为大成殿。
位于涞源县县城中部,"东汉时创建,唐时重修",现存最早的建筑是辽初修建的文殊殿,是全国年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好 的土木建筑,也是全国不多的几座超过千年的土木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为中国十大园林之一,位于保定市区中心,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原为金末元初著名军事将领张柔的居所,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有其浓重的历史积淀。
位于保定市裕华路北侧,始建于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
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坐落于蔚县古城北城墙上。玉皇阁高峻而雄伟,整个楼阁分前后两院,前院由天王殿和15间禅房组成。后院正面为玉皇阁大殿,殿内正面为玉皇大帝塑像,两侧墙壁上为洞神壁画,大殿用柱36根,柱上有精美的斗拱。玉皇阁名为敬奉玉皇大帝,实则为防备外来之敌。
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境内,系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位于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位于承德市双桥区普宁路1号,是始建于清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北,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其主体建筑位于山巅,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
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场所,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草场胡同,占地10余亩,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重修。现存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
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
瘟疫(天花、鼠疫、霍乱等)自古便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早在商代,中国就有了瘟疫的文献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对疫情有了较高的认识,《礼记·月令》多次提到“疫”:“孟春行秋令,则民...
王甫洲地处老河口市郊汉水之中,成于汉水,也没于汉水,经历了三落三起,留下美丽的传说故事。一是官邸说。王甫洲得名源于王府建筑。相传楚汉之争年代,一次汉军将士韩信因得不到重用逃向沙洲岛,被箫何连夜追赶上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福气的,为此民间有不少关于“福气”的讲究,比如耳垂大的人有福气、嘴厚的人有福气、过年时“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这些古老的风俗传说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民众对美...
境内居民的生育观念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对生育极为重视,与盖房、结婚一起,称为人生3大喜事。妇女分娩,俗称“占房”、“坐月子”。婴...
在越南,“中秋节tết Trung Thu”还被称为“儿童节tết Nhi Đồng”(还是越南小朋友们,加上“六一”,他们一年中有两个专用节日了)!虽然也吃月饼也赏月,也知道这个月中此时的月亮最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