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黔东南州凯里境内的亻革家群众,每年春节后,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芦笙集会,在集会上,亻革家青年男女要跳一种独特的舞蹈——踩亲舞。因而也有人称亻革家的芦笙集会为“踩亲集会”。
踩亲集会是亻革家群众春节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这种集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亻革家人居住集中的村寨。而各村寨举行集会的时间有前有后。一般大村寨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这段时间举行,而小村寨是农历十五至十九举行。
亻革家“踩亲舞”是年轻人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一种芦笙舞蹈。亻革家人的自由婚姻是通过踩亲、对山歌的方式使青年男女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而最后缔结良缘。亻革家“踩亲舞”以简洁明快的芦笙节拍为音乐背景,配以粗犷的舞姿,反映了亻革家人性格的奔放和豪爽。这种舞蹈热情奔放,极富表现力。舞蹈扣人心弦,催人奋进,体现了亻革家人历史悠久的精神文化内涵。1953年,亻革家“踩亲舞”曾在中南海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演出,得到很高的赞誉。被列为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代表作名录。
踩亲舞是亻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一种独特的舞蹈,在集会上,当亻革家小伙予吹起那清脆、欢快的芦笙曲步入芦笙坪时,身着盛装的亻革家姑娘也跟上伴舞。为了试探姑娘的心思,小伙子边吹芦笙边用脚跟轻轻地踩住身后伴舞姑娘的脚尖。如果姑娘钟情,那就用手轻轻地敲打小伙子的后背,算是回音。于是,他们边跳边沉浸在欢乐之中。“踩亲舞”是亻革家男女传递爱意的一种独特方式。
在跳踩亲舞时,小伙子用脚跟踩姑娘的脚尖,姑娘又在小伙子的背上轻轻捶打,这些举动既要协调,又绝禁粗俗。跳踩亲舞的青年男女,并不仅限于情侣之间,因为它是亻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的交际舞,即使是不相识的男女青年,也同样可以同场舞蹈,一场舞下来,有的会成为朋友,甚至恋人,亻革家踩亲舞是男女青年们美好向往,对幸福生执着追求的写照。
亻革家踩亲舞风趣幽默,雅俗共赏,不仅深受青年男女们的喜爱,也颇受亻革家男女老幼的青睐,每当青年们在集会上跳起这种舞时,周围总是围着不少老中年人为他们助兴。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